编者按:2025年夏季,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基层、扎根一线,紧扣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技创新研学实践、促进乡村振兴等方向,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挺膺担当 躬身实践”专栏,将全景展现学校师生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的生动风采。
2025年7月2日,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定安县龙湖镇中心学校,开展“智慧守护生命安全,科技赋能教育未来”主题实践活动。
实践团分为4支小分队,同时深入龙湖镇中心学校不同年级课堂,以“防溺水安全教育+AI知识科普”的形式,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课程教学。
活动前期,实践团师生积极与定安县龙湖镇人民政府及中心学校校方进行深入沟通,了解当地青少年暑期安全防护及科技教育的迫切需求。基于当地水域环境特点和青少年认知水平,团队精心策划活动方案,确保内容“接地气、有实效、启思维”。
防溺水安全教育环节,实践队员采用“情景教学+互动体验”模式,通过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生动呈现了水域安全相关知识。授课过程中,队员们巧妙穿插近年来发生的真实溺水案例,以“情景再现+分组讨论”的方式深化理解。在随后的安全知识竞赛环节,学生们踊跃举手,积极回答,在互动中将“珍爱生命,预防溺水”的警钟长鸣于心。
AI知识科普课堂则化身为探索未来科技的奇妙之旅。实践团队成员们以“发现身边的AI”为切入点,通过趣味动画和实景视频,带领孩子们认识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课堂特别设计了“AI畅想会”互动环节,“你身边有哪些东西可能用了AI?”“未来的AI还能帮我们做什么?”等开放式问题引发思维风暴。虽然没有实物操作,但生动的案例讲解和互动问答,成功点燃了孩子们对科技世界的好奇心。
活动临近尾声时,许多孩子仍意犹未尽,围着实践团成员们不停追问,久久不愿离去。“AI 能不能帮我写作业”“大哥哥、大姐姐,你们什么时候再来?”等一系列童真的话语,让在场的实践团成员们深受触动。
实践团队员们纷纷表示,回想起准备阶段反复打磨教案的夜晚,以及担心孩子们听不懂AI原理的焦虑,此刻都化作了欣慰。尤其是当听到有孩子说“以后看到陌生水域会绕着走”,队员们才意识到,这些反复强调的安全知识,在此刻真的成为孩子们保护自己的铠甲。而在AI科普课上此起彼伏的“哇”声,还有那些天马行空的想象,让队员们感受到科技启蒙的力量——原来无需复杂的设备,仅通过讲述和互动,就能点燃孩子们对未来的向往。
这次活动也让实践团队员们重新认识了乡村教育的重要性。当城市孩子早已习惯智能设备时,这里的孩子们对科技的渴望显得更加纯粹。临走时收到的手绘卡片上歪歪扭扭地写着“谢谢老师”,这或许就是教育最朴素的意义。用所学所能,为孩子们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或许他们带来的知识只是微光,但只要坚持,总能照亮更多孩子前行的路。
此次活动反响热烈,成效显著。龙湖镇中心学校郑福校长在全程观摩后给予高度评价:“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带来的不仅是至关重要的安全知识和耳目一新的科技体验,更让我们看到了高校服务地方、赋能乡村教育的责任与担当。这种创新的教育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对未来的向往。”
此次“三下乡”实践活动,以智慧与温情为笔,在龙湖镇描绘了一幅科技赋能乡村教育的生动图景。师生们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守护生命的防线,用AI科技点燃了乡村少年的求知火种,彰显了新时代职教人的责任担当。(校团委 供稿)
学生们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实践团成员符开创为学生们讲解防溺水宣传教育知识。
实践团成员高艺桐为学生们讲解AI知识。
实践团指导教师侯秋平耐心解答学生们的问题。
高艺桐成员与学生们积极互动。
实践团成员与同学们合影。
实践团成员与同学们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