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至4日,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大学生心理危机识别与心理危机事件应对专题培训班”,提升学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专业化水平。学校副校长、云龙校区管委会主任刘忠民,副校长吴丽华出席开班仪式。
本次培训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主办,学工处、教师发展中心协办,共计约160人参与培训。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副研究员、精神科主治医师张继明受邀担任主讲。
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冯天一主持开班仪式。刘忠民副校长在致辞中表示,学生心理健康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核心环节,关乎学生生命安全与校园稳定,指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需践行“三全育人”理念,以专业能力守护学生成长。他对参训人员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强化协同意识,构建“预防-干预-转介-跟进”全链条工作机制;二是深耕专业技能,精准掌握危机识别与干预方法;三是注重长效建设,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从“应急响应”向“系统预防”转型。吴丽华详细介绍了培训的整体安排,她表示,本次培训是响应《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文件精神的具体实践,旨在构建“健康教育、监测预警、咨询服务、干预处理”四位一体的工作体系,培训将严格对标实务需求,希望学员学有所获、用有所成。
培训紧扣“识别-评估-干预”核心链条,首天聚焦高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框架、部门职责分工及抑郁与自杀危机处理策略,深入解析心理危机的形成机制与应急响应流程;第二天则转向风险评估模型、综合风险等级判定标准的实操训练,详解个体干预“六步法”,培训中,张继明倡导通过“探索预警信号-自我帮助-构建社会支持-寻求专业帮助-营造安全环境”六步骤,与来访者共同制定可操作的危机应对方案,避免传统“不自杀协议”可能带来的隐瞒风险。此外,他还针对咨询师自身防护展开专题分享,从“自我觉察、支持系统建立、工作边界设定”等方面,指导学员避免职业倦怠与替代性创伤,保持干预过程中的稳定性。
城建学院心理工作站负责人钟雨辰表示,此次培训班的开设意义重大,培训中专家传授的心理危机识别、干预策略等实用技巧,为今后开展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了专业方法和实践思路,有助于负责老师更规范地做好学生心理健康相关工作。
参与此次培训班的还有学工处处长马云龙、三圈育人监察中心主任欧阳小龙、各学院学工干部、辅导员及海南省兄弟高校教师代表等。
(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供稿)
开班仪式现场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副校长、云龙校区管委会主任刘忠民致辞
吴丽华副校长详细介绍本次培训的整体安排
北京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博士、副研究员、精神科主治医师张继明担任培训主讲人
培训现场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