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及通知
海科新闻
海科新闻
08-13
2025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团队在第二届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类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喜创佳绩
2025年8月9日至10日,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海事学院师生团队在武汉举行的第十四届全国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暨第二届船舶与海洋工程类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国赛中斩获国家级奖项八项。其中,教师教学创新大赛2支队伍荣获国家二等奖;学生设计与制作大赛6支队伍全部荣获国家二等奖。本次大赛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造船工程学会、国际船舶与海洋工程创新与合作组织联合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支持,武汉理工大学承办,台州冀远船舶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武汉五点五孵化器有限公司协办。作为国家级最高水平的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盛会,大赛吸引了全国百余家单位、千余支队伍、万余名师生参与。海事学院院长黎冬楼介绍,海事学院共派遣14支参赛队伍参赛,包括4支教师队伍与10支学生队伍,分别参加海洋工程类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的角逐。经过激烈比拼,最终2支教师代表队夺得教学创新大赛国家二等奖、6支学生代表队荣获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国家二等奖,共八项荣誉。黎冬楼表示,海事学院将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服务海洋强国战略和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海事学院 供稿)我校获得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名单。我校获得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二等奖名单。参赛师生合影。
2025.08.13
08-13
2025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学子斩获全国人形机器人(二足)任务挑战赛二等奖
2025年7月12日,第八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落幕。在备受瞩目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二足)任务挑战赛”赛项中,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代表队凭借精湛的技术实力和出色的临场发挥,在激烈的全国角逐中脱颖而出,荣获全国二等奖。第八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是由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面向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的高水平权威赛事。大赛旨在深化职业教育改革,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发青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本届大赛特设“具身智能”赛道,其中“人形机器人(二足)任务挑战赛”聚焦双足仿人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感知、决策与执行能力,要求机器人模拟人类完成一系列实际任务,对参赛团队的技术综合应用能力提出了极高要求。人形机器人(二足)任务挑战赛,要求参赛团队设计、编程并操控双足人形机器人,在模拟的真实场景中完成一系列综合性物理任务。这些任务通常包括但不限于:自主行走与避障、目标识别与抓取、物体搬运与放置以及可能的操作类指令执行等。比赛全面考察机器人系统的机械结构稳定性、运动控制算法(特别是双足步态规划与平衡控制)、环境感知(视觉/传感器融合)、实时决策能力以及人机交互水平。为备战此次高水平赛事,学校高度重视。学校创新创业学院联合机电工程学院组建强有力的指导教师团队,在机器人硬件优化、运动控制算法调试、任务策略制定及实战演练等方面为参赛学生提供有力指导和支持。由常艺博、翁华宇、聂子心三位同学组成的参赛团队,发扬“勤学苦练、协同攻坚”的精神,进行了数次程序调试、步态优化和任务模拟训练。他们针对双足机器人的平衡控制、复杂环境适应性和任务执行可靠性等核心难点进行了重点攻关。最终,在全国决赛的竞技场上,团队凭借扎实的机器人操控技术、创新的任务解决方案和稳定出色的临场表现,赢得了评委专家的一致认可,成功斩获全国二等奖。“这段并肩作战的日子里,每一次算法调试的凌晨、每一次机器人平稳迈步的欢呼,都让我深刻体会到,创新不只于灵光一闪的突破,更在于团队拧成一股绳时,能把‘不可能’一点点变成‘可能’,这份成长比奖牌更珍贵。”常艺博感慨。(创新创业学院 供稿)
2025.08.13
08-12
2025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城建学院开展首期“匠心设计”订单班实践教学活动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城建学院绿色智能建造产业学院与上海开艺设计院联合组建的“匠心设计”订单班,于近期组织师生赴陵水黎族自治县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专项实践教学活动。学院在活动前期组建了一支由2名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带队、4名优秀学生组成的调研小分队,前往陵水黎族自治县三才镇港演村委会大港村、港演村、港仔村等村,以“扎根一线”的姿态开展全方位驻村调研。主要围绕建筑测绘、基础设施排查、民生需求调研三大核心任务,他们用专业细致的态度完成了建筑现状记录、公共设施勘察、村民需求调研等工作,为后续方案设计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驻村调研工作结束后,项目组迅速在云龙校区启动方案集中攻坚。一支由6名专业教师悉心指导、16名跨专业学生(涵盖建筑工程、建筑设计、装饰设计、工程造价等4个专业,包含本专科及专升本三个培养层次)组成的专项团队,于8月3日成功完成“美丽乡村”项目初步方案。该方案内容丰富且贴合实际,主要包括三个村落的景观节点重组设计,既有建筑屋面修缮与外立面更新技术方案、村标及文化标识系统概念设计、重点区域改造工程的材料预算框架。此次实践依托“实地调研——问题诊断——方案设计”的闭环教学模式,构建了“校企协同课岗融通”育人新范式,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精准对接;开创了高职教育服务国家战略的创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可复制案例。师生以陵水黎族自治县三村为样本,融合建筑设计、工程技术与乡村治理需求,提供了“测绘——诊断——设计——预算”全链条技术支持,锤炼了学生实践能力与担当,充分彰显了新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使命与价值。(城建学院供稿)无人机小组实地测绘操作现场上海开艺设计院导师指导现场各组教师现场指导项目工作
2025.08.12
08-11
2025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与马来西亚KPJ医疗大学学院达成合作共识
2025年8月5日,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与马来西亚KPJ医疗大学学院举行线上合作洽谈会,双方就学生交流、教师学历提升、联合培养及资源共享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并达成多项共识。马来西亚KPJ医疗大学学院是马来西亚领先的医疗护理专业大学,依托东南亚最大私立医疗集团KPJ Healthcare的雄厚资源,为学生提供独特的“教育-实习-就业”一体化培养体系。大学开设护理、医学影像、药剂学等MQA认证课程,配备模拟病房、数字化实验室等先进设施,并与集团旗下30余家医院深度合作,确保学生获得充分的临床实践机会。会上,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处长韩凤芝教授介绍了海科大的办学特色及取得的成就,并热情欢迎于今年9月KPJ医疗大学学院医学专业师生一行的到来。她表示,近年来海南科技职业大学重视国际交流合作,已经和近30所国际知名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开展宽领域多层次的合作,希望我校与马来西亚KPJ医疗大学学院在护理专业开展深层次合作。马来西亚KPJ医疗大学学院国际交流处处长Alvin Chi分享了KPJ医疗大学的办学特色。他表示,KPJ医疗大学学院拥有独特的产教融合体系,可为学生提供贯穿全程的临床实习机会,确保理论学习与一线实践无缝衔接。随后,两校与会人员就合作方向与合作细节进行深入交流。会议决定两校从短期学生交换项目起步,逐步推进两校互访、学历提升、联合培养、科研等全面合作,并计划签署合作意向书,为未来深化合作奠定基础。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产教融合处处长邢孔多博士表示“此次会议是两校国际化战略的重要一步,期待通过学生流动和师资互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此次合作将助力学产教融合特色发展,为医疗护理领域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出席此次会议的还有马来西亚KPJ医疗大学学院学术注册处处长Ms.Huda,学生事务部副处长Mr.Sharifuzan,中国区代表李昕彤、吴光铭,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韩凤芝教授,秘书李雪、张骐驿等。(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双方线上洽谈交流
2025.08.11
08-08
2025
美国美中经贸文教委员会主席潘为湘教授一行访问海南科技职业大学
2025年7月30日,美国美中经贸文教委员会主席、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研究员潘为湘一行5人访问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深化中美教育合作,推动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并探讨大健康、护理人才培养新模式。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副校长潘灵介绍了学校作为全国首批职业本科试点院校的办学特色、在工科、医疗健康、艺术等领域的产教融合成果。美国美中经贸文教委员会主席、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研究员潘为湘教授,高度赞赏学校的职业教育模式,提出国际证书认证、课程共建、就业推荐等合作意向。深圳恒通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丹提出联合开发文化展示平台,进行海南非遗文化推广的设想。潘灵表示,学校愿与多方一道,以职业本科教育为纽带,努力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当天,潘为湘一行先后参观了海事学院360度航海操纵模拟器实训室和设计学院美术馆。海事学院院长黎冬楼教授向嘉宾演示了模拟货运船、客船在复杂环境下的操作技术,展现了学校在航海教育领域的实践教学实力;设计学院院长邱海东教授以美术馆作品为例介绍了学校在艺术设计领域的创新成果。参加此次洽谈的还有美国常春藤集团168基地中心主任石紫涵、美国华人工商联合总会董事长陈爱钦、深圳恒通云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子涵,学校国际护理学院教学副院长顾路艳,医药学院医学检验技术教研室主任王紫璇,国际交流与合作处秘书李雪、张骐驿。(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供稿)洽谈会现场合影留念潘为湘一行参观海事学院360度航海操纵模拟器实训室
2025.08.08
08-06
2025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学子在首届海峡两岸(海南)厨艺美食产业大会斩获双金奖
2025年8月3日,首届海峡两岸(海南)厨艺美食产业大会在海口落幕。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学子斩获双金奖。本次大赛以“两岸一家亲,厨艺连着心”为主题,汇聚两岸青年烹饪人才同台竞技,既是技艺比拼的舞台,更是两岸饮食文化交流的桥梁。作为两岸餐饮界的核心赛事,两岸青年厨艺交流竞赛吸引了多所院校与行业精英参与,海南科技职业大学2024级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3+2)学子在竞赛中表现亮眼,谭裕浩同学和李海师同学双双荣获金奖,指导教师陈冠羽、羊世远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和“特别贡献奖”荣誉。备赛期间,指导教师陈冠羽、羊世远引导学生挖掘琼菜与台湾风味的共通点,强化学生技能细节,予以全程指导。学校参赛团队凭借对食材特性的深刻理解与创新呈现脱颖而出,谭裕浩与李海师的作品融合了中式烹调技艺与现代营养理念,其精湛刀工、创意搭配与风味平衡获得评委一致认可。据了解,两位学生所在的“3+2”分段培养专业,以“中职技能夯实+高职创新提升”为特色,课程体系涵盖中式热菜制作、营养配餐等核心模块,注重实践与行业需求对接,为此次获奖奠定了坚实基础。陈冠羽表示,此次获奖是烹饪工艺与营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生动体现,未来将深化中高职衔接的“3+2”培养模式,为海南自贸港餐饮业输送更多兼具技术能力与文化视野的高素质人才。(财经学院供稿)
2025.08.06
08-02
2025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在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中获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2025年7月31日,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成绩公布,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财经学院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据了解,第十五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是国家级A类赛项,由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主办,以“红色导向,传承基因,不忘初心,面向未来”为宗旨,是目前全国范围内以大学生为主体的规模最大的红色旅游专业赛事,是教育部全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此次比赛吸引全国1001所高校、6002支队伍、3万余名师生参加,提交作品5144项。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派出六支参赛队伍,经过激烈角逐,最终由云来艳、符茂正两位老师指导的参赛队伍——曙色柏行(刘柯雨、李美萱、王一州)获得红色精神微讲解类一等奖,作品通过微讲解的形式,深入挖掘西柏坡的历史内涵,展现其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西柏坡精神对当代社会的深远影响。通过讲述西柏坡的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激励广大青年在新时代继续发扬艰苦奋斗、谦虚谨慎的作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同时,由骆桢荣、符茂正两位老师指导的琼崖新枫队(郑昌韦、李彦霏、肖羽琦)获得红色旅游线路设计类二等奖,由骆桢荣、云来艳两位老师指导的琼崖星火团(谢定濠、李嘉琦、高浩然、张雨翔、陈慧平)获得红色旅游线路设计类二等奖,由邓冉、骆桢荣两位老师指导的红星创艺坊(刘阳、蔡芷艺、李武沅、董雅倩)获得海南红色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类二等奖。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财经学院赛项负责人骆桢荣老师表示,此次比赛不仅成为传播红色文化的生动课堂,更是搭建起思政教育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的有效平台,推动了学校旅游专业师生在“文旅融合”领域的探索实践,提升学生旅游规划策划、文化传播等专业技能,让红色基因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的结合中焕发新的活力。通过此次比赛,可以激励更多学子发挥创意,助力红色文旅的创新发展,真正实现以红色文化育人、以思政教育铸魂的目标。(财经学院 供稿)红色旅游线路设计——《琼崖浩气昭千古,港岛风华启新程》 作品封面海南红色旅游文创产品设计——《琼崖红韵·海南红色旅游文创产品设计》 作品封面
2025.08.02
08-02
2025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海南省选拔赛育婴赛项中创佳绩
近日,由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主办,海南省人力资源开发局(省就业局)承办的海南自由贸易港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暨第三届全国技能大赛海南省选拔赛育婴赛项圆满落幕,比赛结果公布,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国际护理学院教师荣获金牌(晋级国赛)、铜牌及优胜奖,同时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荣获赛事“突出贡献奖”。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国际护理学院何枫岑老师荣获金牌,成功晋级全国总决赛,指导老师张晓霞、周源林获“金牌教练员”称号;王锡莉老师获得铜牌,指导老师王瑜、曾蓉蓉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周树妹老师获得优胜奖,指导老师刘玥、陈运鑫获“优秀指导老师”称号。此次比赛中,参赛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全心投入训练,深入研究赛项标准,反复打磨操作流程,融入创新与人文关怀,通过高强度模拟演练提升实战能力。比赛中,她们沉着应对高难度生活情境模拟和严苛考核,在婴幼儿生活照料、保健护理等环节展现出扎实的理论功底、规范操作技能和出色的应变能力。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国际护理学院作为承办赛事的分赛场发挥关键作用。其母婴护理教研室教师团队带领志愿者,以严谨的态度高效专业完成场地规划、物资配置等各项工作,保障大赛顺利举办,获一致好评,展现该校教师良好风貌与卓越组织能力。教研室主任刘玥获“优秀工作人员”。由于组织工作和竞赛成绩优异,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被大赛授予“突出贡献奖”,这不仅是对学校此次承办工作与参赛表现的高度肯定,更充分彰显了学校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领域的扎实根基与综合实力,为学校相关专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国际护理学院供稿)国际护理学院王锡莉老师竞赛现场参赛教师竞赛现场参赛选手赛后合影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