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十大榜样人物
当前位置:
首页
校园十大榜样人物
美育类
周众知:墨韵润心启美育,青春逐梦谱华章
周众知:墨韵润心启美育,青春逐梦谱华章
作者:党委宣传部
发表时间:2025年03月15日
浏览量:144

“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 在美育的广袤星空中,总有一些追光者以非凡的热情和不懈的努力,绽放出璀璨光芒。周众知,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财经学院2023级金融管理(专升本)2班的一名学子,便是这样一位坚定的美育践行者。他以书法为翼,在坚持中磨砺,在创新中探索,在传承中担当,用青春谱写着美育的动人篇章,成为同学们心中熠熠生辉的美育榜样。

4周众知深夜创作书法作品。_20250315210610A279.jpg

周众知深夜创作书法作品。

坚持不懈:铁杵成针,墨海扬帆志不移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周众知与书法的缘分,始于童年的一次邂逅。那时,他偶然翻开爷爷的旧箱子,一幅古朴的书法作品映入眼帘,那行云流水般的笔触、力透纸背的神韵,瞬间点燃了他心中对书法的热爱之火。从那一刻起,书法便成为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初涉书法,练习笔画的枯燥反复曾让年幼的他动摇。但“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对书法的热爱让他坚持了下来。他在书桌前一坐就是数小时,纸张与毛笔换了无数。即便如今有空调可以冬暖夏凉,然而长时间书写的疲惫依旧不可避免,手腕酸痛、精神高度集中带来的压力更是接踵而至。可他沉浸在书法世界里,心无旁骛。窗外的鸟鸣,反而衬得室内愈发安静,正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所描绘的意境,他沉醉于这书法独有的静谧中,视每一笔为与古人的交流,每一字为对艺术的虔诚追求。每一次手腕的酸痛,都是他坚持的印记。短暂休息后,他又会继续书写,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书法的执着热爱,在这黑白笔墨间不断追寻艺术的真谛,让书法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进入大学后,周众知对书法的坚持愈发坚定。在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他加入了书法社团,并且每天都会抽出时间练习书法。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他常常在图书馆的书法社团练习到深夜,甚至好几次都被锁在了图书馆里面。正如古人云:“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这份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迎来了丰厚的回报。2020年12月,在“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墨艺书法协会第四届书法作品入展”活动中,他的作品凭借深厚的功底和独特的风格脱颖而出,一举荣获一等奖。这一荣誉让他激动不已,也更加坚定了他在书法道路上继续奋进的决心。更令人振奋的是,杨秀英理事长对他的作品给予高度评价,并以一万元一幅的价格购买了两幅。这份认可不仅是对他书法技艺的肯定,更是强大的精神动力,激励他在书法之路上不断攀登。

4周众知在向杨秀英理事长讲解自己的书法创作内容。_20250315211921A285.jpg

周众知讲解自己的书法创作内容。

此后,他在书法之路上一路高歌猛进,佳绩频传。2021年5月,其作品成功入选海南医科大学主办的 “喜迎党百年华诞,书画自由贸易港” 海南高校大学生联合书画展,且作品被入册收藏。在与其他高校书法爱好者的交流切磋中,他不断汲取新的灵感;同年7月,作品又入展海南省第二届“丹青颂党”书画、摄影和设计大赛,以笔墨传情,歌颂党的光辉历程。凭借扎实的技艺和不懈的追求,2021年7月,他成为中国硬笔书法协会会员,获得了行业的认可。

创新求变:推陈出新,墨韵新风展芳华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传承书法艺术的同时,周众知深知创新的重要性。他认为,只有将传统书法与现代元素相结合,才能让这门古老的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他借助短视频平台,走出了一条独特的书法创新之路。在短视频中,他将自己书写和临摹古帖的过程完整呈现。不同于传统的书写展示,他在书写时特意放慢关键笔画的速度,并用醒目的线条和文字标注出笔法的特点和要点,让观众能清晰地看到起笔、行笔、收笔的细节。他还会把流行音乐与书法创作相结合,根据音乐的节奏和情感来调整书写的速度和力度,使整个创作过程充满节奏感和观赏性。

这些创新的视频内容吸引了网友们的关注,许多原本对书法不感兴趣的年轻人,也被他独特的表现形式所吸引,开始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正是这些网络上的成功,为他的书法创作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助力他在各类赛事中屡创佳绩。2022年6月,海南医科大学庆贺建团100周年书画展上,他融入个人对红色文化的独特情感表达。在字体结构上大胆创新,将部分文字的结构处理得更紧凑或更舒展,以此象征共青团发展中的团结凝聚与开拓进取,生动展现共青团的奋斗历程。

4周众知参加海南省第九届文明修身书画设计与摄影大赛,作品《碛中作》获一等奖。_20250315211728A284.jpg

周众知书法作品《碛中作》。

2023年是他的丰收之年。海南省第九届文明修身书画设计与摄影大赛中,楷书《碛中作》获(学生组)一等奖。他在传统楷书基础上,对笔画形态进行创新。起笔时融入篆书的藏锋圆润,收笔处借鉴行书的利落洒脱,打破楷书固有形态的限制,在严谨中增添灵动,展现出别样的大漠意境。隶书《不负韶华》获(学生组)三等奖,强化笔画的粗细对比,让字体更具视觉冲击力,彰显当代青年的蓬勃朝气。在第五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 “笔墨中国” 汉字书写大赛中,他荣获“毛笔类”一等奖,作品中浓淡墨、粗细笔画搭配巧妙,韵味悠长。同年12月,《楷书中堂》在 “海南省第八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中获二等奖,他在楷书中融入行书笔法,通过笔画穿插和字体变化,让作品兼具端庄与灵动。

这些奖项见证了他在美育道路上的探索。他在传承与创新间找到平衡,为书法艺术发展贡献力量,正如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激励着更多人投身美育事业.

传承文化:薪火相传,墨香四溢育桃李

在创新探索的同时,周众知也没有忘记书法文化传承的重任。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周众知深知书法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传承书法文化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他积极投身于各类活动,将书法之美传递给更多的人。

在学校的书法社团里,他与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技巧。他会耐心地指导每一位同学,从握笔姿势到笔画的书写技巧,再到作品的章法等,他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大家,践行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的使命。

不仅如此,他还利用周末时间在校外培训机构兼职书法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他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年幼的学生,他设计了一系列有趣的书法游戏,如“笔画接龙”“书法拼图”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书法知识,正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孩子们对书法的热爱;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他则引导他们进行书法作品的赏析和临摹,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通过与学生们的互动,他不仅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还从学生们的进步中获得了成就感。在他的教导下,不少学生在各类书法比赛中崭露头角,这让他更加坚定了传承书法文化的决心。

4周众知给海口市灵山村的孩子们上公益书法课。_20250315210446A278.jpg

周众知给海口市灵山村的孩子们上公益书法课。

2023 年 9 月,在灵山村“禾美灵山” 主题文化活动 ——“阳光”系列公益课中,周众知为灵山村的孩子们带去了难忘的书法体验。他从最基础的知识教起,一笔一画地教孩子们握笔、蘸墨,耐心地讲解每个笔画的起笔、行笔和收笔。在他的悉心教导下,孩子们逐渐掌握了书法的基本技巧,写出了一个个工整的汉字。看着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的笑容和对书法的热爱,周众知坚信,他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的书法种子,终有一天会生根发芽,正如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书法文化将在新一代中传承和发扬。

坚守初心:笃志前行,墨彩美育绘宏景

“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情操为目的者也。” 回首大学生活,在军训中,他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脱颖而出,获得“优秀学员”和“优秀基干民兵”称号;在社会实践里,他以志愿者身份传递温暖与知识,荣获优秀志愿者称号;在专业学习上,他勤奋刻苦,成为优秀毕业生;在书法领域,他从校内比赛崭露头角,在校外省级大赛中屡获佳绩;在团队竞赛中,他与伙伴携手奋进,斩获团体奖项。这些荣誉如同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后的珍贵收获,不仅是对他往昔努力的肯定,更是他前行的动力。

4周众知参加海南省第九届文明修身书画设计与摄影大赛,书_20250315212532A289.jpg

周众知参加海南省第九届文明修身书画设计与摄影大赛,书法作品《不负韶华》(隶书)获三等奖。

谈及未来规划,周众知表示,作为美育追光者,他会保持求知欲,深入研究书法理论,学习前沿理念,提升艺术修养。同时,他会继续在校外培训机构任教,注重与学生互动,改进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相长,培养更多书法爱好者,传播书法艺术之美。

周众知的这份坚持与追求,不仅仅是个人对书法艺术的热爱与执着,更像是一颗闪耀的星星,为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的美育发展照亮前行的道路。他在书法领域取得的成绩,激励着学校里更多的学子投身于美育事业,让美育的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社会层面,他的行动也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带动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和热爱传统文化,为推动社会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他的影响下,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踏上美育之路,用艺术的力量丰富生活、滋养心灵,共同绘就一幅充满文化底蕴与艺术魅力的美好画卷。

(文字指导老师:李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