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
当前位置:
首页
教务处
教务通知
教务通知
02-02
2021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成功开展2021年应用型课程建设项目第一次线上培训
2021年1月20日-1月21日,由教育部规建中心应用型课程联盟主办,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承办,2021年应用型课程建设项目第一次线上培训以线上教学方式开展。本次会议由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课程建设协同创新中心张振笋秘书长主持,同时邀请到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6位专家做专题报告研讨,全校各专业近400名专职教师参加培训学习。本次培训主题围绕应用型课程开发原则方法、应用型课程设计、应用型课程实施策略、应用型课程的评价指标及方法、课程思政的“烹饪之道”、如何打造高效课堂等角度展开研讨。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常务副理事长,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理事长、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曹勇安教授重新阐述“课点”这个概念,应用型课程改革就是基于行动体系对“课点”进行结构上的重组;通过列出“三级矩阵”,逐步开发课程的方法;而对课程“课点”即知识点、技能点和态度点的把握是考察每一位老师对课程的学科知识、专业技能要求以及行业素质目标的深刻理解,因此任何一门课程的改革都基于老师深厚的专业素养。图示:曹勇安教授分享应用型课程开发三级矩阵西安培华学院教务中心张伟副主任在讲座中指出了应用型课程设计的三级矩阵,这三级矩阵分别是课程体系矩阵、课程单元矩阵和项目矩阵。在进行应用型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以下3点:1.连续性:持续不断地操作相同类型的技能;2.顺序性:将后续经验建立在先前经验基础上,更广泛、深入地探究所涉及的事物;3.整合性:通过课程经验的横向联系统一知识、技能和态度。图示:张伟教授分享课程体系矩阵设计方法齐齐哈尔工程学院管理工程系李文禹副主任在分享过程中提到了课点组成了项目库,授课老师都从项目库中截取项目进行教学,此新授课方法可以进行借鉴。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教务处潘宇副处长讲座中提到课程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课程体系就是人才培养方案,一个就是门课。其中专业培养是地图,门课的培养就是地图上的点,门课的建设要在专业培养的框架下进行,一门课的课程建设是没有意义的。课程定位要服务于专业,对专业起支撑作用。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咨询部郑宏主任在专题报告中指出:上专业课程应具有独特的思政教育价值,挖掘专业课背后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进行思政教育而不会改变或削弱专业课,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度、职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促进课程创新与教师发展。另外还强调了课程思政的“三心三有”,“三心”指的是用心、小心、醉心。用心备课,用心做教学,教书育人。小心教学,内容上要适量适时,因材施教。醉心教学,热爱教学,使课程思政入耳、入脑、入心,做到学术入人,技术教学,艺术育人。而“三有”是指有情、有意、有爱。有情怀:有献身教育的情怀,有意识:有立德树人的意识,有大爱:以生为本的大爱,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立德树人。 图示:郑宏教授分享专业课程融入课程思政设计案例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崔佳副教授提到了高效课堂包括关系设计、组织设计、资源设计、内容设计、学习设计和反馈设计。其中关系设计指的是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二者之间要采用喜闻乐见的话语体系,在关系设计时要带有自我风格并且路径要多元。资源设计上要在基础资源的基础上选择和应用生成自己的资源。内容设计上以学生的进度最重要,以学定教,课堂不仅仅是教师一个人的尬舞,而应是全体师生的狂欢。在学习设计上要扶放有度。图示:崔佳教授生动分享高效课堂设计案例培训之余,我校各教学单位分别组织教师参与培训研讨,并及时将研讨交流情况汇总至教务处。学校将对全体专职教师开展应用型课程建设的后续培训、教学实施评比以及奖励等,增强教师教育教学改革意识,促进教师基于能力本位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设计能力提升,助力学校发展。
2021.02.02
12-01
2020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关于组织做好2021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的通知
各单位:根据《海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1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琼教高〔2020〕165号)要求,为组织做好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类别: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由教务处组织申报)二、项目申请人资格条件:(一)申请人须为我校在职教师、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二)一般项目申请人须具备中级(含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硕士以上学位,不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硕士以上学位的,须有两名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书面推荐;重点项目申请人须具备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且申报时年龄不超过56岁。(三)为保证项目完成质量,申请人只能申请一个项目,但可以作为项目组成员参加另一个项目的申请。(四)历年立项未结题和被撤项的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负责人(自撤项发文之日起3年内)不能申报。(五)己在其他部门申请立项或已立项的项目不能再重复申报。(六)2021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分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两个层次,申请人只可选择其中一类进行申报。三、申报要求:(一)申报需严格按照指南(详见附件1)进行,指南外项目原则上不予立项。(二)项目申请人要认真如实填写申请书,确保资料的真实准确性。(三)鼓励一线教师,尤其是中青年教师积极承担或参与项目研究,各高校申报项目中一线教师主持的项目不得少于总数的60%。(四)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要从我省高等教育实际出发,注重系统研究、整体优化、综合实践,要有一定的推广性。(五)获得批准立项的项目研究时限一般为3-4年,研究开始时间统一写成2021年1月。(六)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研究期间,要遵守各项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四、申报程序:(一)请各单位积极组织申报(各二级学院至少1-2项),教务处将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初审通过的项目,由校教学指导专门委员会评审推荐上报,具体评审形式和日期择日通知。(二)项目实行网络申报,申报网址:124.225.62.14(建议使用火狐浏览器),帐号由教务处统一开通发放给各位被推荐的项目负责人,网络申报需在12月25日前完成。(三)各申报项目负责人请于12月10日前将纸质版材料一式3份报送至教务处教研科,电子版发送至邮箱。联系人:盛开,联系电话:13576022749邮箱:963572246@qq.com附件:琼教高[2020]165号:关于开展2021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doc附件1 2021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指南.docx附件2 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doc教务处2020年11月25日
2020.12.01
06-05
2020
2020年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专升本考试大纲
2020年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专升本考试报名在即,现将考试大纲公布如下:2020年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专升本考试科目一览表序号专业名称公共科目专业基础课考试科目备注(对接专科专业等)1土木工程英语建筑工程识图与构造、建筑材料招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筑设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等土木建筑大类专业2航海技术英语水手业务、船舶值班与避碰招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水路运输与海事管理专业3水路运输与海事管理英语航运管理、现代物流学概论招交通运输大类专业4化学工程与工艺英语化工原理、有机化学招生物与化工大类、轻工纺织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专业5制药工程英语有机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招医药卫生、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专业6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英语机械制造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招装备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能源动力与材料大类专业7大数据技术与应用英语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招电子信息大类专业、电子商务专业8物联网工程英语C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网络基础招电子信息大类专业9护理英语生理学、护理学基础招护理类专业10健康服务与管理英语健康管理概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招医药卫生大类、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专升本考试大纲.zip
2020.06.05
01-14
2020
喜讯:我校入选2019年度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典型案例
根据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关于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遴选结果名单的公示》(教职所[2019]304号),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国际背景下远洋船长的职业教育历程--海南科技职业大学黎冬楼老师》入选2019年度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典型案例、《健全保障机制,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入选2019年度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2019年度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典型案例名单(高等职业学校)序号案例名称申报学校49技能点亮人生 勇当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先锋--记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季琼教授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50守育人初心 担职教使命--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郑志萍福建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51 融入特色农业行业 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双师型”教师王孟宇的专业发展与成效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52国际背景下远洋船长的职业教育历程--海南科技职业大学黎冬楼老师海南科技职业大学53孜孜不倦科研路 严谨治学育人才--记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熊科老师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54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双师型”教师个人发展典型案例(张顺星老师)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度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名单(高等职业学校)序号案例名称申报学校67构建“123”校企共育共享双师培养模式,打造“双师三能”师资队伍石家庄邮电职业技术学院68融智库” 深化基于“业务流程”的模块化教学改革浙江金融职业学院69“培、引、评”三轮驱动高水平双师队伍建设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70健全保障机制,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海南科技职业大学71实施五大工程,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海南职业技术学院72“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锡林郭勒职业学院锡林郭勒职业学院
2020.01.14
11-25
2019
关于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19年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9〕4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各高等学校: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在先期启动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现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现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推荐认定工作后,现决定开展2019年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推荐认定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推荐组织工作  从2019年起,教育部对国家级五类一流本科课程候选课程所涉及的课程负责人及团队主要成员进行课程数量限定,每人每年限一门课程。课程负责人须为申报高校正式聘用的教师。已作为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现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和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现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候选课程的,其课程负责人及团队主要成员不再参加此次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三类课程的推荐。  2019年五类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将一并公布。  二、三类一流课程推荐数量  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和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推荐工作采取总额控制、分年度推荐的办法。中央部门所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推荐总额分三年使用,每年申报课程数量可在规定的年度上限内统筹调配。2019年度各单位推荐数量最高不超过三年推荐总额的20%。  教育部直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联系人自2019年11月25日起可使用原“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账号和密码登录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工作网(网址:www.chinaooc.cn,以下简称“工作网”),在“线下一流课程 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社会实践一流课程”栏目查阅推荐总额。若联系人与原“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推荐工作联系人不一致,请于2019年11月29日(星期五)前,将联系人信息表(附件1,加盖单位公章)的扫描件及word文档发送至“工作网”电子信箱(zhangxq@crct.edu.cn)以获取“工作网”系统登录账号及密码,邮件主题及文件名请使用单位名称。  三、在线填报要求  请相关单位于2019年12月20日—2020年1月10日期间登录“工作网”,按照系统提示要求填写申报材料,并完成报送信息的在线审核和提交工作。  相关单位如需通过“工作网”开展申报工作并进行评价和推荐,可于2019年11月29日前向“工作网”提出平台支持与技术服务申请。  四、纸质材料报送  相关单位完成网上申报、推荐后,须通过“工作网”打印具有防伪标识的申报书(附件2),与附件材料一起按每门课程分别装订成册,与平台生成的汇总表(附件3)一并加盖单位公章,于2020年1月10日前寄送至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课程教材与实验室处,每份材料一式两份。  教育部直属高校的纸质材料由学校审核盖章后直接报教育部。其他中央部门所属高校、部省合建高校的纸质材料由其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后统一报教育部。地方高校的纸质材料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盖章后统一报教育部。  五、申报推荐工作联系方式  (一)政策咨询及材料邮寄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课程教材与实验室处,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35号,邮编:100816,联系人:成雷鸣、王繁,电话:010-66096925,电子信箱:gaojs_jxtj@moe.edu.cn。  (二)“工作网”联系方式  张秀芹,电话:010-58581673,电子信箱:zhangxq@crct.edu.cn。  附件:1.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工作联系人信息表(2019年)     2.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书(2019年)     3.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申报推荐汇总表(2019年)教育部办公厅2019年11月18日文件详情请见: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1/t20191122_409347.html
2019.11.25
11-15
2019
关于组织做好2020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关于组织做好2020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各单位:根据《海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0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琼教高〔2019〕204号)要求,为组织做好我校申报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申报类别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由教务处组织申报)、科学研究(由科研处组织申报)。二、项目申请人资格条件(一)一般项目申请人须具备中级(含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硕士以上学位,不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硕士以上学位的,须有两名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同行专家书面推荐;重点项目申请人须具备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且申报时年龄不超过56岁;(二)为保证项目完成质量,申请人只能申请一个项目,但可以作为项目组成员参加另一个项目的申请;(三)历年立项未结题和被撤项的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科学研究项目的负责人(自撤项发文之日起3年内)不能申报;(四)己在其他部门申请立项或已立项的项目不能再重复申报。(五)2020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科学研究项目分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两个层次,申请人只可选择其中一类进行申报。三、申报要求(一)申报需严格按照指南(详见附件1、2)进行,指南外项目原则上不予立项(二)项目申请人要认真如实填写申请书,确保资料的真实准确性;(三)项目申报书由学校统一报送,切勿自行报送;(四)获得批准立项的项目研究时限一般为3年,研究开始时间统一写成2020年1月;(五)项目负责人在项目研究期间,要遵守各项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四、申报程序(一)请各单位(各二级学院至少一项)于11月29日前将申报材料报送至教务处,教务处对申报材料进行初审;初审通过的项目,由校教学指导专门委员会评审推荐上报,具体评审形式和日期择日通知;(二)项目实行网络申报,申报网址:124.225.62.14(建议使用火狐浏览器),帐号由教务处统一开通发放给各位被推荐的项目负责人,网络申报需在12月5日前完成;(三)各项目负责人于12月6日前将纸质版材料一式3份报送至教务处附件:1.2020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指南.docx 2.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请书.doc 琼教高[2019]204号:关于开展2020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 2.doc海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2020年度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科学研究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pdf 教务处2019年11月13日
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