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及通知
海科新闻
以产教融合破局提质,构建服务海南自贸港的建筑人才培养新范式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城建学院以产教融合赋能自贸港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产教融合破局提质,构建服务海南自贸港的建筑人才培养新范式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城建学院以产教融合赋能自贸港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校党委宣传部
发表时间:2025年10月21日
浏览量:232

“产教融合是服务产业发展的核心路径,更是助力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关键抓手!”以这一理念为引领,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城建学院将产教融合纳入核心战略,2025年上半年由学院主要领导挂帅,成功申报绿色智能建造产业学院与绿色智能建造专业群。短短一年多时间,学院从人才培养、校企协同到实训建设实现全面突破,为海南自贸港建筑领域输送大批高素质技术人才,彰显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的强劲效能。

人才培养焕新:15门前沿课精准匹配自贸港产业需求

围绕海南自贸港“绿色低碳”“智能建造”转型导向,城建学院系统性重构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以“服务自贸港建筑产业升级”为核心,创新性增设“专业拓展课程”模块,涵盖绿色智能建造专业群共享课程、建筑工程复合岗位课程、智能检测与修复特色课程、智能测绘特色课程四大方向,升级引入了《智能机械与机器人》《建筑智能检测技术》《无人机倾斜摄影》《Python 测绘编程》等15门行业前沿课程,将自贸港亟需的智能建造、建筑修复、三维建模等技术直接融入教学。新方案实现“五维适配”——适配自贸港产业需求、适配学生职业发展、适配企业岗位标准、适配技术创新方向、适配乡村振兴场景,让教学与自贸港建设同频共振。

目前,学院已构建“产业学院 + 专业群 + 大师工作室”立体化服务体系:获批校级绿色智能建造产业学院(整合21家龙头企业资源,冲刺省级标杆)、绿色智能建造专业群;建成绿色智能建造技能大师工作室、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技能大师工作室(推动自贸港非遗文化与建筑技艺融合)及1个校级教学名师工作室;牵头申报的县域产教融合共同体项目获省级立项培育资格,联合临高县金牌港产业园区(自贸港省级重点产业园区)、临高县教育局共建实训基地、定向输送人才,直接服务自贸港重点园区建设。

微信图片_20251021163727_20251021163851A052.png


校企协同育人:订单班+师徒制输送60余名自贸港急需人才

城建学院聚焦自贸港建筑产业链需求,以绿色智能建造产业学院为载体,联动多家企业开展“订单班+师徒制”培养实践,取得了显著成果。

与佳固士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连续两年输送师生赴苏州开展建筑防水修缮师徒制教学,专攻自贸港建筑“易渗漏、易老化”痛点,累计培养专业人才30余人次。


图片 1_20251021162003A032.png

城建学院首期 “匠心设计” 订单班赴固士培训学习


与上海开艺设计集团海南分公司合作开设首期“匠心设计”订单班,深度参与陵水新农村建设(自贸港乡村振兴重点工程),开展“智绘乡村·匠心同行”首期“匠心设计”订单班实践教学活动。

图片 2_20251021162154A033.png

城建学院学生与上海开艺企业老师查看无人机勘测建模成果


联合海南省华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海南中南隆安全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本地企业,开设首期“智能检测”订单班,定向培养自贸港建筑检测领域技术人员20余人,10余人为定向培养,直接被企业录用。

图片 3_20251021162633A039.png

“智能检测”订单班赴企业开展实践教学


图片 4_20251021162326A036.png

 企业导师向城建学院学生现场演示检测设备操作


截至目前,学院通过订单班与师徒制累计培养学生60余人次,20余名教师获企业挂职培训机会,更孵化出首个服务海南本地建筑市场的学生创业团队。今年,学院进一步将培养周期拓展为“四年制全程融入”(大一自贸港产业认知、大二技能实训、大三项目实践、大四顶岗实习),新增建筑智能检测与修复、智慧测量两个订单班方向,持续为自贸港储备长期人才。

实训基地升级:打造自贸港建筑技能培训核心平台

实训资源是服务自贸港人才培养的“硬件基石”。一年多来,学院多维度推进实训基地建设,形成“国家级+产业级+特色级”三级实训体系。

微信图片_20251021163738_20251021163923A054.png


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总建筑面积1800㎡,计划于2025年11月底完工,建成后可开展钢筋工、砌筑工、电焊工等10余个自贸港急需工种资质培训。

绿色智能建造产业学院规划建设智慧工地实训中心(含建筑机器人)、智能测绘实训中心(含三维激光扫描+无人机航测),总投资约387.85万元,首期建设已经完成,先后共参与陵水乡村规划项目勘测、云龙校区摩羯台风屋面损坏修复项目勘测等十多项实践教学项目。

图片1_20251021163002A044.png

城建学院学生在海南省南渡江畔开展无人机勘测实践教学


2025年由城建学院自主整合资源建成的智能检测与修缮实训面向智能建造、房屋运维领域,以“智能检测+修缮”为核心,构建“硬件+软件+场景”实训环境;以重点培养掌握智能检测技术与新型修缮材料施工方法,具备“检测 - 诊断 - 修缮”全链条问题解决能力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为目标,助力海南自贸港基础设施智能运维、封关口岸配套建筑安全检测、乡村振兴示范村热带民居改造、沿海地区抗台风建筑修缮等特色领域的建设需求,目前已初步具备实践教学能力。

联合企业新建建筑防水新材料实验室与建筑修缮培训基地,计划2025年10月底投用,可开展防水工、注浆工、隐蔽水工等工种培训,并申报土工实验员、质检员等10余个自贸港急需工种培训资质。

核心成果亮眼:数据见证自贸港服务效能

一年多来,学院通过“项目共建、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实现“企业受益、学生就业、服务自贸”。

微信图片_20251021163750_20251021164012A059.png


未来规划:持续深化自贸港建筑产业服务

下一步,城建学院将继续以“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为核心目标,从四大维度深化产教融合。

拓展资金保障:与企业协商建立“校企共建经费分摊机制”,申报国家级、省级产教融合专项(如职业教育提质培优项目),开展社会技能培训创收反哺,保障自贸港人才培养投入。

强化系统管理:成立产教融合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数据管理规范,每月召开协调会,将服务自贸港成效纳入教职工考核。

建强专业队伍:引进自贸港建筑行业“产业教授”,组织教师赴本地企业挂职锻炼,打造高水平“双师型”服务团队。

深化自贸港服务:推进四年制长期订单班建设,建立课程学分置换制度;加快实训基地投用,开展自贸港真实项目服务(如新农村建设、重点园区工程);拓展“引企入校”渠道,建立“建筑行业人才发展联盟”;对接自贸港“深海科技”战略,探索建筑技术与深海工程交叉融合,为自贸港培养更多“建筑医生”与技术骨干。

未来,城建学院将持续以产教融合为纽带,深度对接自贸港建筑产业需求,培养更多“留得住、用得上、能发展”的高端技能人才,为海南自贸港建设注入更强“城建动能”!

(城建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