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部
当前位置:
首页
思政部
教学科研
赓续红色血脉 调研美丽乡村——海科大马院思政课教师冬季实践研修活动纪实
赓续红色血脉 调研美丽乡村——海科大马院思政课教师冬季实践研修活动纪实
作者: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表时间:2025年02月19日
浏览量:292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思政课教学与实践深度融合,海南科技职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1月5日至8日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赴定安、儋州、临高等地开展冬季实践研修活动。此次研修以“赓续红色血脉 调研美丽乡村”为主题,通过现场教学、实地调研等形式,引导教师感悟红色精神、探访乡村振兴成果,为思政课教学注入鲜活素材与思想动力。


1月5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于图书馆518室召开全体教师冬季培训开幕式暨2024年工作总结会。会上,校党委副书记郭万洲作了重要讲话及专题培训讲座,并针对本次研修培训提出要求和期望;马院院长王铁军教授代表学院领导班子总结2024年学院工作成果、部署期末重点工作,对实践研修培训作出详细安排;此外,6位马院教师代表在开班仪式上分享2024年度外出培训学习心得,为全体参训教师在本次研修活动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提供了经验借鉴。


一、追寻琼崖革命足迹,感悟红旗不倒精神

1月6日上午,研修团队首站抵达定安县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作为“琼崖革命的摇篮”,母瑞山见证了海南革命“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壮丽史诗。教师们通过参观历史展陈,深入了解琼崖纵队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深刻体悟革命先烈坚守信念、不畏牺牲的精神内核。随后,团队前往琼中县白沙起义纪念园。这里是海南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教师们瞻仰了黎族领袖王国兴等革命先辈的雕像,回顾了白沙起义在琼崖革命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坚定了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的使命担当。

下午,团队走进儋州市五椰级美丽乡村——石屋村。上世纪50至70年代,石屋村凭借“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创造了“北有大寨,南有石屋”的乡村发展奇迹。教师们参观了村史馆,通过一幅幅老照片、一件件旧农具,感受石屋村从贫困山村到“全国文明村”的历史变迁。


二、民族团结薪火传,文化底蕴润心田

1月7日上午,研修团队赴儋州市歃血结盟纪念园,了解黎族、苗族首领在此与中国共产党歃血为盟,共同为海南解放事业而奋斗的历史史实,深入理解民族团结在革命胜利中的关键作用。随后,团队探访美丽乡村七里村,这里以“党建+生态”模式推动乡村振兴,整洁的村容、蓬勃的产业令教师们耳目一新。

下午,团队走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东坡书院。这座始建于北宋的学府,承载着苏东坡贬谪海南期间“传道授业、教化民风”的千古佳话。教师们漫步书院,品读诗词碑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三、铭记解放壮举,探路现代农业

1月8日上午,研修团队调研海南共享农庄的典范——正生源农庄。农庄以“生态农业+休闲旅游”为特色,通过土地流转、村民入股等方式带动周边增收。教师们实地考察种植基地、体验农事活动,并就农庄如何发挥示范作用、助力乡村振兴展开热烈讨论。

下午,研修团队抵达临高角解放公园。作为解放海南岛的重要登陆点,这里矗立着热血丰碑、四十军烈士纪念碑等红色地标。教师们驻足纪念馆,通过历史影像和文物展陈,重温解放军渡海作战的壮烈场景,深刻体悟“敢闯敢试、攻坚克难”的解放精神。


结语:以实践赋能教学,用初心铸魂育人

本次海科大马院冬季实践研修行程紧凑、收获丰硕,思政课教师们既在红色教育基地中汲取精神力量,又在美丽乡村调研中触摸时代脉搏。参训教师们一致认为,此次研修不仅深化了对海南红色历史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更激发了立足本土、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感。大家纷纷表示,要将所见所感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勇担时代重任,为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赓续红色血脉,步履铿锵;赋能乡村振兴,未来可期”,海科大马院将以此次实践研修为新起点,持续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推动思政课“活起来”“实起来”,让真理之光照亮育人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