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理念背景下 职业本科教育试点的探索与实践
——以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为例
杨秀英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海南 海口570100)
摘要:通过在新发展理念背景下,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的研究、探索,以为海南经济发展服务、职业本科教育理论研究、为学生赋能、引入“三新”、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等实例,阐述增强职业本科教育适应性的实现路径和作法。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 研究探索; 实践
基金项目:2020年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高端技术技能和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职业本科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Hnjg2020ZD-44)
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将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作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职业教育提质培优的重要举措,提升到了新高度;成为体现职业教育类型特点,健全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1]。因此,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作为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院校,必须积极探索和研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中的新课题、新任务、新目标,圆满完成试点任务。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增强职业本科教育的适应性
在国家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和以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的重要历史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己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进入到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以创新驱动发展、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关键时期。传统的学术型本科教育和以初级、中级技能为主的中专、高职教育已不能满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急需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高层次、高水平、高技能、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更好地为建设制造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质量强国、经济强国提供人才支撑。
2019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明确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正式确定“开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2],将职业本科教育纳入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完善了职业教育体系的制度架构,也是在新发展理念背景下,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任务、新目标、新要求、新使命。
作为全国首批本科层次职业试点院校,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必须站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高度,树立大局观,主动融入、主动适应,积极探索,敢为人先,勇于创新,围绕实现高层次、高水平、高技能、高质量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而先行先试,以质量发展为主线,研究和探索职业本科教育的实现路径和方法,丰富其内涵,深入探索研究其内在规律,提升职业本科教育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适应性,以显著的试点工作成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本科职业教育实证经验。以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本科人才,为国家经济的质量发展作出应尽的贡献。
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围绕实施国家战略和海南经济发展设置专业
2021年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指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应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发展,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主动服务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适应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3]。
学校是海南省唯一一所职业本科大学,也是全省唯一一所工科大学,以服务国家战略和海南经济发展为己任,围绕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确定的旅游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三大主导产业的发展,与省内本科大学错位发展,坚持职教属性,把学校的专业建设,融入到为自贸港建设培养高层次职业技术技能人才中来。开设了海南省唯一的航海类本科专业群,为国家南海战略、海洋强省建设服务;开设了智能制造及新能源类本科专业群,为海南低炭制造业服务;开设了医药护理康养类本科专业群,为海南发展国际高端医疗、康养产业、南药开发利用产业服务;开设了大数据及信息类本科专业群,为海南信息产业、海南智慧岛建设服务;开设了石化类本科专业群,为南海油气资源开发和海南洋埔开发区石化产业服务。其中,在三个专业领域,填补了海南省高校专业布局的空白。
三、紧跟科技进步,在职业本科课程内容中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
学校在制定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安排时,加大实践教学学时比例,同时围绕企业标准、行业标准的完善和提高;国家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的加快;互联网+、中国工业2025、德国工业4.0、航海马尼拉修正案、建筑BIM技术、装配式建筑、3D打印技术及数字化、5G、网络化、信息化、大数据、智能化、智慧化等的应用,产业转轨升级、新旧动能力转换、产业链整合、工艺流程改造、优化管理、技术创新等“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4]”,及时增加新的课程,更新教学和实训内容,与前沿技术接轨,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
四、瞄准职业本科培养目标,以制度创新推动教学改革
学校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这个中心,按“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和“具有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敬业精神、新兴技术项目导向思维”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用才规律、育才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规律,推动本科职业教育质量提升。
学校以制度创新为引领,先后制定了《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建设特色高水平职业本科教育实施方案》《海南科技职业大学“1+X”证书制度实施意见》、《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本科教学基本规范(试行)》《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施意见》《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关于开展使用“活页教材”的实施方案》《海南科技职业大学2020级职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编制指导意见》《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实施方案》《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三教”改革实施方案》《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等制度性和改革文件,组织制定了适用于职业本科教育教学管理的《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取得了一批人才培养模式、产教融合、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质量监控等方面的制度创新成果。
五、研究新事物、新问题,探索职业本科教育的发展规律
职业本科教育既是本科层次教育,但又与普通本科教育有不同,职业本科教育是职业类型教育,但与高职、中职在培养规格标准要求等方面又有不同。因此,职业本科教育试点过程中有许多政策、标准、条件、路径、方法、目标等新事物、新问题需要的探索、研究和实践。学校组织力量,积极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索、研究。
学校组织申报了海南省教育厅2019年高等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重点项目《教育部职业本科教育改革试点的探索与研究——以海南科技职业学院为例》;2020年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以高端技术技能和技术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职业本科工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海南省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职业本科试点院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以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为例》;中国法制教育“七五”规划重点项目《法制环境下职业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践研究-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以学生满意度为诊断依据的职业本科数学类课程教学改进研究与实践》;海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一般课题《应用型本科院校计算机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育路径研究》;海南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课题《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研究—以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为例》;海南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课题《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研究—以海南科技职业大学2019年升本专业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为例》;海南省教改课题《职业本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创新与实践》等研究项目获批。并已取得一批职业本科教育改革试点阶段性研究成果。
全校已发表与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研究相关的论文40余篇,对我校的本科职业教育试点工作发挥了理论先行和智库的作用,在职业本科试点工作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走在了其它试点院校的前面。研究成果《职业本科课程建设的研究与探索---以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为例》获2019年全国应用型课程联盟课改创新奖;《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的探讨》获2019年海南省高等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
六、为学生赋能,紧紧围绕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施教
学校坚持职业本科教育的职教属性,与企业共同制订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按“遵循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突出知识与技能的高层次,使毕业生能够从事科技成果、实验成果转化,生产加工中高端产品、提供中高端服务,能够解决较复杂问题和进行较复杂操作[4]”的培养要求,以为学生赋能为核心,补充、完善、更新、升级实验实训设备设施,增加“双师型”教师数量,增加新课程,增加实践教学学时。同时改革教学设计、方案和教法,推进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建设,推广“教学作一体化”“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推广“模块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课训赛结合教学法”等,紧紧围绕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能力培养施教,使职业本科学生动手能力,掌握新技术能力,应变能力,竞赛能力增强,在与国内省内一流大学、重点大学本科学生的同台比拚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本科学生参加202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海南赛区比赛,获本科组海南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参加2020年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人工智能创意赛,荣获海南省本科组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参加2020泛珠三角中国大学生计算机作品赛,获海南赛区本科组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参加中国建设教育协会第十一届全国高等院校学生“斯维尔杯”BIM-CIM创新大赛,获本科组工程造价项目三等奖2项。2021年5月参加第十二届全国“斯维尔杯”BIM-CIM创新大赛获本科组一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2020年第二十二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获奖、2020中国机器人大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2021年“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海南赛区竞赛暨首届海南省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等赛项也分获一、二、三等奖多项。二年来,职业本科学生己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50多项。
2021年1月,“金平果”推出应用型职业本科院校综合竞争力排行榜,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入榜且名列民办院校第一;2021年5月,中国海事服务中心“全国航海类专业大专院校初考(一次性)及格率”排行榜显示,学校海事学院学生参们全国海船船员三副、三管轮考试中一次性及格率在全国33所高职院校中综合排名第五;2021年4月,学校荣获2020年度教育部1+X老年照护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项目突出贡献奖;2021年3月2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发布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结果。在“2016-2020年全国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学科竞赛排行榜(TOP20)”中,学校共获得25个奖项,名列全国第9名,职业大学排名第1名,海南省第1名。学校连续三年进入全国高等职业学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TOP300。
七、坚持职教特色,打造“匠师型”的职业本科“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完善提高和测评指导工作的通知》(教发〔2019〕17号)中,明确提出在职业本科教育试点的人才培养过程中,要落实“按职业岗位需要设置课程、实训课程设置满足行业企业技术技能要求、实践性教学课时占总课时50%、及时更新实训教学内容,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的要求[5],其中的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 是对职业本科教育试点专业实现“高、精、尖” 的最具体要求,也对长期从事高职教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提出了挑战。
学校从实现高层次、高水平、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这一实际出发,来制定和完善有别于高职教育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规划,营造良好的“双师型”教师成长氛围,修改完善已有的专业教师培养提高计划,修订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和办法及新引进教师的标准等,从学历导向和论文导向,逐渐加大实践经验和技术操作能力的比重,大胆从企业引进人才,探索具有显明职教特色的职业本科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和实现方式,探索职业本科教育发展规律和“双师型”教师成长规律,培育“工匠之师”,发挥“双师型”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性作用[6]。
但是,由于区域、视野、前瞻性、主动性、科学技术进步速度等多方面原因,现有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长期从事高职层次的教学,适应职业本科需要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教学能力普遍有明显的差距。因此,学校组织现有的“双师型”教师面向新兴产业和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进行再学习、再锻炼、再培训、再提高,列入日程,制定培养计划,研究与实践相结合,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 能力不足的短板,促进“双师型”教师知识更新和能力更新,实现从高职“双师型”教师向职业本科“双师型”教师转变。引导和鼓励新入职专业教师和现有的“双师型”骨干教师继续到优秀企业和新兴产业“跟岗访学”“顶岗实践”“挂职锻炼”,重点培养新兴产业领域的青年“双师型”骨干教师。培养培育一批以“双师型”教师为主的专业负责人。与企业共建“双师型”名师工作室,建设教学名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搞好传帮带,培育留得下、用的上的“工匠之师”。
开始试点以来,学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财经学院符茂正副教授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金牌导游”人才培养项目;海事学院黎冬楼教授入选2020年全国首批高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典型案例;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入选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典型案例。入选2021年海南省职业教育优秀教学创新团队3个,获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者1人,评为“南海工匠”1人,“海南省领军人才”2人,“海南省拔尖人才”1人,入选“海南省高层次人才”46人,海南省优秀教师1人,海南省创新创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在近两届海南省教学成果奖评定中,学校教师获得海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2019-2020年学校教师获得国家级、省级各类竞赛奖项79项。2020年8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5-2019年全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竞赛状态数据”显示,学校进入前300强。
结语
开展职业本科教育试点,标志着我国本科教育进入了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双轨并行”发展格局,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措施,随着教育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等规范性文件的颁布,职业本科教育试点的任务更明确,目标更清晰,定位更准确,必将在今后,对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质量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学校将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继续积极探索职业本科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对标建设,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
[2]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19〕4号)
[3]教育部办公厅2021年1月印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
[4]2021年教育部关于印发《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的通知
[5]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完善提高和测评指导工作的通知》(教发〔2019〕17号)
[6]吴贺男 阙小平 谢林《职业本科试点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2020.7《教育现代化》第6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