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及通知
海科新闻
海科新闻
10-13
2025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学子陈俊铭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健康照护赛项获得佳绩
2025年9月23日,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在郑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圆满闭幕。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国际护理学院学生陈俊铭,在郭秀英、顾路艳、王愉平三位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在健康和社会照护赛项(学生组)中获得全国第四名,并入选国家集训队,更一举创下海南省在该赛项上的历史最佳成绩。据了解,本届大赛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主办,以“技能照亮前程”为主题,是目前国内规格最高、项目最全、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全国性综合职业技能赛事。赛事吸引全国35个代表团的3420名选手同台竞技,围绕106个竞赛项目展开高强度比拼;其中,海南省代表团共选派88名选手参与82个赛项的竞争,陈俊铭的成绩在省内参赛选手中尤为突出。备赛期间,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领导高度重视,多次亲临学校指导备赛训练。国际护理学院组建专项指导团队,结合健康和社会照护赛项“理论+实操+应急”的综合考核重点,以及陈俊铭的个人特点,量身定制科学系统的阶段性训练方案:前期聚焦核心理论知识梳理,筑牢基础;中期针对卧床护理、生命体征监测等实操技能进行反复打磨,细化动作规范与时间把控;后期通过模拟突发病情处理等场景,提升其临场应变与决策能力,助力陈俊铭在全国赛场稳定发挥、获得佳绩。(国际护理学院供稿)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国际护理学院参赛选手陈俊铭获奖现场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国际护理学院参赛选手与指导教师合影
2025.10.13
10-13
2025
一面“特殊的锦旗”的背后: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医药学院学子黄梓健实习期间的“康复温度”
2025年10月9日,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康复科的办公室里,一面设计独特的锦旗被患者李某及家属赠送到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医药学院2022级康复治疗(本科)1班实习生黄梓健手中。这面“特殊的锦旗”,既是对其专业康复服务的认可,更成为院校实践育人成果的生动注脚。患者李某,25岁,女性,8年前因跑步扭伤右膝,保守治疗后症状反复加重。今年8月29日,她在海南省人民医院完成右膝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随后转入三亚市中医院开展术后康复。接手康复工作后,黄梓健第一时间结合课堂所学与患者伤情,按照医生制定的个性化方案,精准为患者进行关节功能与肌肉力量训练。治疗过程中,他的“细致”体现在每一个环节:李某对“关节活动度训练”的原理存疑时,他特意找来膝关节解剖模型,蹲在床边逐点讲解动作与韧带恢复的关联;考虑到居家训练是康复关键,他利用下班后的时间,录制分解动作视频发给李某,还在每条视频后标注“训练后冰敷15分钟,避免按压伤口”等细节;当李某因初期恢复速度慢而焦虑时,他每天提前到岗,用科室过往类似病例的康复轨迹为其打气,帮她建立“循序渐进”的康复认知。经过1个多月的系统康复,李某的右膝功能明显好转,不仅能正常行走、上下楼梯,还能完成简单的蹲起动作,生活基本恢复常态。“这面锦旗我们琢磨了很久,就想体现他的特别。‘前叉的神’是夸他对交叉韧带康复特别专业,‘Very骨德’则是把‘Very Good’和‘医德’结合,感谢他既懂技术又有耐心。”李某解释道。三亚市中医院康复科副主任林宇煌也对黄梓健给予了高度评价:“黄梓健最难得的是‘接地气’,他能把课本知识转化成患者能理解、能配合的实操方案,比如给李某做肌力训练时,会根据她的耐受度随时调整强度,从不让患者觉得‘吃力’。而且他主动跟进患者居家情况,每天都会记录李某的训练反馈,及时和我们沟通调整方案,这种把患者放在心上的态度,比单纯的技术能力更让科室认可。”(医药学院供稿)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医药学院2022级康复治疗(本科)1班黄梓健同学获患者及其家属赠送锦旗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医药学院2022级康复治疗(本科)1班黄梓健同学实习工作照
2025.10.13
10-11
2025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加入中巴国际产教合作联盟
为持续推动中巴两国在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方面的深度合作,2025年9月25日,中巴产教国际合作交流研讨会在北京举办。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正式加入中巴国际产教合作联盟。本次研讨会由中巴产教合作卓越中心等单位主办。巴基斯坦联邦教育与职业培训部国务部长Ms.Qamar Wajiha,巴基斯坦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主席Ms.GulminaBilal,中巴产教合作卓越中心中方主席、唐风国际教育集团总裁李劲松先生及全国部分职业院校代表等参会,共同探讨中巴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的发展路径。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处长韩凤芝教授参加大会并在交流研讨会上作分享,她向与会者介绍了学校办学的历史及取得的办学成果。她表示,学校已入选国家第二批“双高计划”,今后将充分运用中巴国际产教合作联盟搭建的平台,积极探索国际交流合作新模式,开创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新局面。韩凤芝代表学校接受中巴国际产教合作联盟授牌。韩凤芝表示,巴基斯坦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此次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加入“中巴国际产教合作联盟”,标志着学校教育国际化又迈上了新台阶。未来,学校将依托联盟平台,深化与巴基斯坦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院校、企业的合作,共建国际化课程体系与实践基地,联合培养适应国际产业需求的高端技能人才,为服务国家战略与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海科大力量。(国际交流合作处 供稿)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加入“中巴国际产教合作联盟”授牌。巴基斯坦联邦教育与职业培训部国务部长Ms.Qamar Wajiha为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授牌。韩凤芝教授在会上发言。
2025.10.11
10-11
2025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博学”一站式学生社区举办国庆中秋主题活动
2025年9月28日,“博学”社区在北楼宿舍一楼活动中心举办“双节同庆颂祖国,科技筑梦共团圆”主题活动。活动中,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强向全体师生致以节日祝福,勉励同学们要坚定理想信念,培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提升技能。他表示,信息工程学院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深度融合,“博学”社区作为师生交流阵地,为同学们搭建了成长平台,他希望同学们充分利用社区资源,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促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了知识问答环节,并以“家国同心”为主题开展知识竞赛。竞赛题目精心设计,内容覆盖面广,既包含近现代史重大事件、党的发展历程、科技成就及双节传统民俗等家国主题内容,也融入了学校发展历程、办学特色等校园相关知识,实现“家国”与“校园”的有机结合。比赛过程中,师生们参与热情高涨,纷纷举手抢答,现场应答声、掌声此起彼伏,气氛热烈非凡。工作人员为每一位答对题目者送上精心准备的小礼品,并为最终评选出的9名优胜者颁发定制文创作品等丰厚奖品。在“双节同庆”主题剪纸环节,师生们充分发挥创意,手持剪刀与红纸,巧妙剪出“福字”“小动物”等充满节日寓意的元素。创作过程中,大家互帮互助、交流技巧,全身心沉浸在手工创作的乐趣里,现场洋溢着团圆祥和的节日氛围。“博学”社区党支部书记杨帆表示,此次活动,让师生们在欢乐中感受双节魅力,增强了“博学”社区凝聚力,为学院校园文化建设添彩,让社区学生们留下了难忘的双节记忆。40余名社区学生参加本次活动,辅导员张兰月主持活动。(信息工程学院 供稿)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强致辞。同学们在认真剪纸。活动现场。
2025.10.11
10-11
2025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设计学院组织教职工开展环境卫生清洁活动
2025年10月6日—7日,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设计学院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校园卫生环境清洁活动。台风“麦德姆”过境,给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校园留下了不少“创伤”。设计学院教学区及周边区域树木倒伏、落叶堆积、各类杂物散落各处,不仅让原本整洁的校园失去了往日的美观,更暗藏着树枝绊倒、杂物伤人等安全隐患。为尽快恢复整洁、安全的教学与工作环境,给师生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设计学院组织此次活动。行动开始前,学院领导班子率先垂范,提前对教学区、实训楼、绿化带等区域进行“地毯式”巡查,详细记录树木倒伏位置、杂物堆积位置等重点区域及安全隐患点,确保清洁工作“靶向发力”。随后,根据巡查情况,学院将教职工分为4个专项小组,明确各小组责任区域。同时,学院提前采购并分发扫帚、铁锹、垃圾袋、手套等清洁工具,为行动顺利开展做好充分准备。“大家再加把劲,把这堆断枝清完,学生假期后来上课走得更安全!”10月6日上午,随着学院院长的一声号召,清洁行动正式拉开帷幕。尽管台风过后天气仍有些闷热,且部分区域的清理难度较大,但大家热情高涨、分工协作,展现出了极强的凝聚力与责任感。教职工手持扫帚,仔细清扫地面上的落叶、断枝和碎石,弯腰捡拾散落在绿化带中的塑料袋、纸屑等垃圾,合力将倒伏的小型绿植扶正,对受损的宣传展板进行整理修复。在清洁过程中,大家相互配合、相互帮助,不怕脏、不怕累,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经过数小时的辛勤劳作,设计学院教学区及周边区域环境焕然一新,地面干净整洁,杂物全部被清理完毕,倒伏的绿植重新焕发生机,原本受台风影响略显杂乱的校园环境恢复了往日的有序与美观。“校园环境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后续我们会‘建立日常巡查+定期清洁’的长效机制,同时鼓励学生加入校园环境维护队伍,让师生共同参与,把学院打造成更整洁、更优美、更和谐的学习与工作家园。”学院党委书记华世佳表示,设计学院将持续以师生需求为导向,用心守护校园环境,让“焕新颜”成为校园的常态,为师生营造更有温度的校园生活。(设计学院 供稿)邱海东院长检查新美术馆受灾情况。设计学院教师扶正树木幼苗。设计学院教师清扫落叶。
2025.10.11
10-11
2025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第一课顺利举行
2025年9月16日,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在美兰校区金鸟巢活动中心举办2025级新生开学第一课。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强、学工副院长王新华分别主讲。王强以“路在何方”提问,引出“如何度过大学生活”“筑梦自贸港,共享未来”两个话题。希望2025级新生们用心勾勒职业生涯的清晰蓝图,在“读万卷书”中夯实学识根基,在“行万里路”中拓宽眼界格局,最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路,绽放独有的青春光彩。学工副院长王新华围绕“文明为基,安全为盾”的主题开展分享,倡导学生共同打造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的“幸福家”。她紧扣学校“三圈育人”理念,从宿舍场景入手,通过引入鲜活案例,条理清晰地向学院新生阐述了建立和谐宿舍的方法与技巧,助力新生更快适应集体生活。“开学第一课”课间,学院特别策划了问答互动活动。活动围绕学校校史、校训内涵以及学院专业优势、培养方向等关键信息设计问题,引导新生主动了解校园文化与专业知识。在场同学们踊跃参与,积极回应每一个提问,互动氛围十分热烈。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新生通过入学教育“开学第一课”学习,从“问路”到“开路”,从“迷茫”到“坚定”,为信息工程学院学子厘清了成长路径。新同学们纷纷表示,将带着收获与思考,以扎实本领为笔、以时代需求为纸,在数字时代的征程中书写属于自己的“行路答卷”。(信息工程学院 供稿)2025级新生开学第一课现场。信息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强在“开学第一课”现场发言。信息工程学院学工副院长王新华现场发言。2025级新生在“开学第一课”上提出学习上的困惑。
2025.10.11
10-11
2025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学生获得海峡两岸女大学生双创大赛文化创意与家庭社会服务赛道初创组银奖
2025年10月9日,在以“创享她时代 两岸共未来”为主题的“海峡两岸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教育与音乐学院联合国际护理学院打造的“海豚智育童伴”项目,从全国101所高校的4654个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文化创意与家庭社会服务赛道初创组银奖。据了解,海峡两岸女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由福建省妇联、教育厅、科技厅、人社厅联合主办的一项权威赛事,大赛已成功举办多届。本次大赛设置数智创新、生物医药健康、文化创意与家庭社会服务等三大赛道。其中文化创意与家庭社会服务赛道重点关注育儿支持、银发经济、便捷健康饮食、社区服务、非遗技艺、乡村休闲旅游、文创产品等多个领域,与社会民生及区域发展紧密衔接。本届大赛竞争尤为激烈。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的获奖项目由教育与音乐学院副院长田洁、国际护理学院副院长张涛联合指导,由教育与音乐学院学生黄婷担任项目负责人,团队成员包括教育与音乐学院田聆人、王焕凤,国际护理学院赵潘洁、唐雅月等同学。团队凭借其鲜明的跨学科特色,深度融合学前教育与护理专业优势,并创新性地融入海南本土海洋文化元素,展现了突出的创新与实践能力。这一成果不仅为学前教育与健康服务领域提供了“专业交叉融合”的可复制范例,也为高校深化产教融合、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提供了宝贵经验。(教育与音乐学院供稿)
2025.10.11
10-07
2025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设计学院举办2026届毕业生简历制作专题讲座精准赋能就业
2025年9月28日,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设计学院举办“简历制作艺术:让简历会说话”专题就业指导讲座。设计学院100余名2026届毕业生参加此次活动,现场学习氛围热烈浓厚。主讲嘉宾罗炜阳以企业人力资源(HR)的“筛选视角”为切入点,结合设计类专业就业特点,精准剖析毕业生简历制作中常见的痛点与误区,系统性地拆解了一份优秀简历所应具备的三大核心要素:一是要精准提炼个人优势,强调需将个人的专业技能、实践经历与目标岗位的具体要求进行深度匹配,提升人岗匹配度;二是要善用具体事例支撑能力描述,避免空泛、笼统的表述,尤其对于设计类专业学生,应通过可视化的项目成果、数据或具体案例来直观展现专业能力和实践价值;三是要巧妙运用设计思维优化版面布局,在体现专业特色与学科属性的同时,必须确保信息层级清晰、易于阅读,避免因过度装饰或不当设计而影响关键信息的有效传达。讲座还采用“反面案例分析+优秀简历展示”的对比教学形式,通过展示多份真实的毕业生简历案例,让学子更直观理解“优秀简历”的标准,从HR筛选的“淘汰理由”“加分亮点”两方面逐页分析,手把手指导学子如何修改简历细节。互动环节,设计学院学子们围绕“如何突出设计相关实习经历的有效性”“跨专业求职时简历应如何针对性调整”等问题踊跃提问,罗炜阳结合自身丰富的校招经验,逐一给出可落地的修改建议与技巧,现场掌声不断。设计学院院长邱海东表示,此次专题讲座是设计学院落实“就业服务精准化、专业化”工作要求的重要举措。学院后续还将围绕2026届毕业生求职需求,持续推出“设计类岗位面试技巧培训”“行业发展趋势分析”“就业政策解读”等系列就业服务活动,并联合企业开展模拟面试、简历一对一修改等精准帮扶,全方位、多层次为2026届毕业生顺利步入职场、实现高质量就业保驾护航。(设计学院 供稿)罗炜阳老师讲座场景
2025.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