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及通知
海科新闻
海科新闻
09-09
2025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云龙校区举办“创建生命至上平安校园环境——把握海南自贸港发展新机遇”主题讲座
2025年9月7日至8日,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云龙校区举办“创建生命至上平安校园环境——把握海南自贸港发展新机遇”主题讲座,由学校客座教授蔡军担任主讲。讲座分两场举行,线下和线上共有4000余名2025级新生及学工管理干部参加。蔡军教授曾任海口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支队长、海口市公安局副局长、海南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副总队长、副巡视员等职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受聘为“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专家。蔡教授主持的“海口‘七横十二纵’快速立体交通路网规划”被国家和省委、省政府采纳并实施,为城市交通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此次讲座聚焦三大核心内容,兼具实用性与指导性。蔡军教授首先从增强防范意识、有效减少风险、守护生命红线、保障生命安全四个维度,深刻阐述了创建平安校园的重大意义。他郑重指出,高校安全工作始终是至关重要的“壹”,没有安全,其他一切工作皆为“零”。抓好高校安全教育管理,具有现实而深远的重大意义。蔡教授高度重视高校常见安全事故的预防工作,他详细阐述了如何预防交通、火灾、食品安全、溺水轻生等事故,强调高校要常教育、常警示,遵交法、不侥幸;要全员培训常抓不懈,完善消防安全设施,建立消防安全预防机制;要把住食材源头,加强食品安全教育和监督;要正视心理健康问题,辅导员和班干部应知应会。蔡军教授以深圳、浦东的发展为例,指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后将带来“零关税”红利和产业升级机遇,鼓励海科大学子立志成为“能工巧匠”,融入自贸港建设,并现场解读了人才需求目录和政策支持,为新生指明职业发展方向。蔡军教授结合自身经历与大量安全事故实例,以故事化的语言讲解,吸引师生专注聆听。讲座最后他还与师生互动,解答交通安全法规、心理调适技巧等问题,并寄语新生:“安全是人生的基石,自贸港是青春的舞台。愿你们以生命至上为念,与时代同行,成为国之栋梁!”活动在热烈掌声中圆满落幕。(学工处供稿)蔡军教授担任主讲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云龙校区举办“创建生命至上平安校园环境——把握海南自贸港发展新机遇”主题讲座2025级新生聆听
2025.09.09
09-09
2025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获批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
2025年8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集中接收申请项目评审结果,共资助十类项目53159项,资助经费总额近400亿,彰显了国家对科技创新的坚定投入与战略远见,为我国构建高水平自立自强创新体系注入了新一轮强劲动力。据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专委基于各民办高校官宣消息及问卷反馈信息所做的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至少15所民办本科高校获批立项31项,直接资助经费1007万元。15所获批立项的高校中,14所为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1所为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是海南省唯一一所获批202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民办高校,共获批2个项目,合计经费72万元。其中,财经学院《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生产 - 仓储 - 配送”联合决策研究》项目获批面上项目,负责人为王旭平。该项目是国自科基金资助体系中最主要的部分,支持基础研究科技人员自主选题,开展创新性科学研究,推动学科均衡、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无定形MoSx的HER催化活性、构效关系和反应机理研究》项目获批地区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为王崇太。该项目旨在促进边远、少数民族及科研基础较弱地区科研能力提升,培养扶持该地区科学技术人员,稳定凝聚优秀人才,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按获批数量从高到低排序:茅台学院,5项;浙江树人学院,4项;西京学院、齐鲁理工学院,均为3项;江西科技学院、南昌理工学院、齐鲁医药学院、青岛滨海学院、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均为2项;沈阳工学院、黄河科技学院、广州南方学院、广东科技学院、广州新华学院、宁夏理工学院,均为1项。按获直接资助金额从高到低排序:茅台学院,158万元;浙江树人学院,139万元;西京学院,98万元;齐鲁理工学院,90万元;海南科技职业大学,72万元;江西科技学院、南昌理工学院、均为65万元;齐鲁医药学院、青岛滨海学院,均为60万元;广州新华学院,50万元;沈阳工学院、黄河科技学院、广州南方学院、广东科技学院、宁夏理工学院,均为30万元。(据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委会微信公众号)
2025.09.09
09-07
2025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2025级新生军训开训
2025年9月1日上午,海南科技职业大学2025级新生军训正式拉开序幕。开训现场,各连队新生在教官的指令下迅速列队,嘹亮的口号声此起彼伏,响彻校园上空,瞬间营造出紧张有序的训练氛围。开训仪式上,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人民武装部部长付学剑表示,军训不仅是一段锤炼体魄的历程,更是一次为青春“铸魂”的修行,练的是令行禁止的纪律意识,磨的是百折不挠的坚韧意志,修的是同心共济的集体精神。他强调,全体学子需以军训为起点,深刻践行“科学、务实、厚德、创新”的校训精神。军训所教会的“脚踏实地、不避艰苦”品质,既是当下参训的行动准则,更应成为未来求学路上的精神底色。希望每位新同学未来在海科的求学时光里,始终以国旗为指引、以爱国为初心,将“爱国”二字从口号融入生活和学习中的各处。随着军训正式展开,新生们将在教官的悉心指导下,逐项攻克军姿、队列、分列式等基础军事训练科目,通过日复一日的规范训练,锤炼纪律意识、磨砺意志品质,塑造大学生应有的优良作风。在队列训练中,学生们相互鼓励、共同进步,增进同学间友谊的同时,深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的真谛,为未来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团队基础。信息工程学院软件工程1班的新生李璇涛表示,军训期间的日子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更多的是一桩桩、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或许是迎着朝阳整理的内务,是训练间隙递过的一瓶水,是反复练习地队列动作,或是集合时整齐嘹亮的口号。“正是这些细碎的经历,悄悄帮我们褪去了身上的青涩与稚嫩。” 李璇涛说道,从前的散漫与浮躁在反复的打磨中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愈发沉稳的心态和更显成熟的模样,这些悄然发生的改变,正是军训赠予青春最珍贵的礼物。据了解,本次新生军训为期21天,在夯实基础军事训练内容的同时,特别结合海南地域特色与发展战略,创新性增设海南地域文化与海南自贸港建设政策宣贯两大特色模块。其中,地域文化课程将围绕海南民俗风情、历史文化展开,帮助新生快速了解求学地的文化底蕴;自贸港政策解读则聚焦政策核心内容、发展机遇等,引导新生立足海南发展大局,明确个人成长与区域发展的结合点,让军训不仅成为“练体魄、磨意志”的课堂,更成为“知海南、融海南”的重要起点,为新生未来融入大学、扎根海南奠定坚实基础。(党委宣传部 供稿)2025级新生军训美兰校区开训现场。2025级新生军训云龙校区训练现场。
2025.09.07
09-06
2025
海科学子天安门广场受阅凯旋
2025年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海事学院2022级航海技术学生蓝珠艳以标准的军姿、铿锵的步伐、昂扬的姿态,于方阵之中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9月5日上午,蓝珠艳归校,正在此间军训的2025级新生热烈欢迎蓝珠艳同学凯旋。校党委书记、政府督导专员杨海,校长张洪田,校党委副书记、执行校长郑兵等领导参加欢迎仪式。当天,参加活动师生纷纷对蓝珠艳的载誉归来表示祝贺。张洪田为蓝珠艳同学颁发荣誉证书及5000元奖励金,授予“校园爱国先锋--励志榜样学子”荣誉称号,郑兵为其披挂荣誉绶带。学校教官队新学员代表向蓝珠艳同学献花。杨海代表学校向蓝珠艳在阅兵中的光荣表现致以祝贺与敬意。他说,作为亲历这一国家盛典的青年学子,蓝珠艳同学在阅兵场上的每一步,既是对历史的庄重致敬,更是新时代青年勇担使命的生动写照,充分展现了海科学子的精神风貌。希望蓝珠艳同学将训练中磨砺的意志、阅兵中感悟的担当分享给身边每一位同学,让训练场与阅兵场的感悟转化为校园里可感可知、可学可做的奋进力量,激励更多同学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杨海号召,全体海科学子以蓝珠艳同学为榜样,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日常学习与生活的点滴之中,努力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让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在校园高高飘扬。“感谢母校领导的关心、感谢同学们的鼓励”,蓝珠艳表示,将始终保持清醒与谦逊,继续发扬阅兵精神,不断加强学习,以实际行动为学校增光添彩。欢迎活动在《强军战歌》铿锵有力的曲调与响彻全场的歌声中结束。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副校长吴丽华、海事学院院长黎冬楼、海事学院党委书记尤庆华等。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人民武装部部长、后勤处处长付学剑主持活动。(党委宣传部 供稿)张洪田校长对蓝珠艳载誉归来表示祝贺。杨海书记号召全体海科师生向蓝珠艳同学学习。郑兵执行校长为蓝珠艳同学披挂荣誉绶带。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海事学院2022级航海技术学生蓝珠艳。正在此间军训的2025级新生热烈欢迎蓝珠艳同学凯旋。
2025.09.06
09-06
2025
挺膺担当 躬身实践|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学生赴保亭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为深化乡村振兴战略,推动非遗传承与乡村安全教育融合,2025年暑假,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财经学院联合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组建“财材小分队”,赴海南保亭县开展“文化传承+安全教育”主题“三下乡”活动。实践首站为保亭县博物馆非遗展厅。师生观看黎苗起源纪录片后,认真参观“保亭晨曲”“民族融合”展区,了解新石器时期器物、黎苗传统民居与服饰,记录黎锦苗绣素材,为后续实践奠基。午后,团队走进槟榔谷非遗村,采访藤编、黎锦非遗传承人,体验藤编制作;还通过走访龙被馆、无纺馆等场馆,了解黎族多项非遗技艺,调研“非遗 + 文创”“非遗 + 旅游”融合模式。次日,实践队深入坚固村开展乡村振兴调研,与村干部座谈、走访村史馆、考察特色产业,重点探访林开耀版画艺术馆,了解艺术赋能乡村建设情况;调研村庄利用帮扶资金打造的咖啡馆、乡愁馆等网红打卡点,总结文化引领的特色振兴路径。其间,团队结合专业优势,在村文化广场开展安全教育宣讲,以案例讲解、情景模拟等形式,向村民普及金融防诈与食药安全知识,提升村民安全意识。活动最后一天,实践队赴保亭县团委交流学习,围绕青年志愿动员、非遗传承引领等议题进行探讨,达成创新激励机制、搭建传承平台的共识。本次实践亦是“思政大课”,团队后续将整理非遗素材、制作宣传片、撰写调研报告,推动校村双向赋能。财经学院团委书记李锡蕾表示,将持续拓展院地合作,完善志愿服务与乡村振兴对接机制,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贡献青春力量。(财经学院 供稿)参观保亭县博物馆。参观非遗传承人制作黎锦。实践队参观无纺馆。“财材小分队”前往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团委,开展实践总结交流。实践团成员合影。
2025.09.06
09-06
2025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财经学院在海南省职业技能大赛“智慧物流”赛项获三等奖
近日,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财经学院参赛队伍在2024年海南省职业院校职业技能大赛“智慧物流”赛项获三等奖。据了解,此次比赛包括1+X物流职业素养测试、智慧物流系统规划与仿真、智慧物流系统方案汇报与答辩三个阶段。财经学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宋美静、王思齐带队,由12名现代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组成的3支队伍参赛。经过激烈角逐,由学生沈圣杰、赖亮舟、黎世从和莫金芝组成的参赛小组获得三等奖。指导老师王思齐介绍,1+X物流职业素养测试是对参赛选手专业基础知识以及职业素养的全面考核,它要求选手们不仅要熟悉物流行业的理论知识,包括物流运作流程、仓储管理、运输配送等各个环节的要点,还要展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智慧物流系统规划与仿真,则更侧重于考查选手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选手们需要根据给定的物流场景和业务需求,运用先进的规划理念和仿真技术,设计出一套完整且高效的智慧物流仿真方案。这需要参赛选手深入了解智慧物流系统规划仿真与方案设计的方法,如智能生产场景规划分析和智慧物流功能区域布局设计等。在物流系统中的应用原理,将各种技术巧妙融合,以实现物流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降低成本。学生沈圣杰、赖亮舟、黎世从和莫金芝在面对复杂的智慧物流系统规划与仿真任务时,分工明确,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将智慧物流的各项技术运用得恰到好处,设计出颇具创新性和可行性的方案。在团队合作过程中,他们相互支持、相互配合,无论是在前期的准备阶段,还是在紧张激烈的比赛现场,都能保持高度的默契。财经学院副院长宋美静说,一直以来,财经学院高度重视各类职业技能比赛,通过比赛推动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此次获奖不仅是对参赛学生辛勤付出的肯定,也是对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认可。未来,财经学院将继续加强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努力培养更多具备专业技能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为智慧物流产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财经学院 供稿)比赛获奖证书。学生赛前集中训练。赛前师生共同讨论比赛方案。比赛现场。
2025.09.06
09-05
2025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设计学院与海南学府文创深化景泰蓝非遗传承校企合作
2025年9月4日,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设计学院与海南学府文创科技有限公司围绕景泰蓝非遗传承和校企合作开展专题研讨,推动校企合作从“框架共识”迈向“具体实践”。当天,学校设计学院院长邱海东、教学副院长张娜、招生就业副院长童枰棋,各系主任及相关专业负责人,与学府文创总经理丁伟、国礼人才库工艺美术大师贺月红一行进行了深入研讨。丁伟表示,景泰蓝非遗面临人才短缺、与市场衔接不足等问题,期待依托校方人才培养优势,实现“技艺传承+设计创新+产业落地”共赢。贺月红提出具体合作设想:一是将景泰蓝核心工艺拆解为多个模块化课程,融入相关专业培养方案,采用“企业大师进课堂+校内教师跟岗”双导师模式;二是每年提供10~20个定向实习岗位,优秀毕业生可优先入职。三是联合开展“非遗文创毕业设计专项”,优秀作品由企业推动转化。邱海东表示,设计学院将重点推进共建景泰蓝工艺工作室,打造“教学+研发+传承”平台;开设《景泰蓝非遗工艺与文创设计》公选课,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建立实习就业衔接机制,将实习表现纳入学分评价三项工作。会上,双方还就开发景泰蓝文创、定制旅游礼品等达成共识。 会后,邱海东陪同企业代表参观即将完工的新美术馆,初步商定在此设立“景泰蓝非遗传承展示区”,举办作品展览、技艺展演等活动。此次研讨明确了合作路径与分工,校方将成立专项小组推进落实,以校企深度协同破解非遗育人难题。(设计学院)参观新美术馆会议现场
2025.09.05
09-05
2025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在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一等奖
2025年8月6日,第二十七届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全国总决赛在苏州职业技术大学落幕,海南科技职业大学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由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组委会主办,是国内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一项全国性学科竞赛,已被列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科竞赛排行榜”,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机器人及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本次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众多高校的优秀队伍参与,竞争异常激烈。决赛现场,机电工程学院参赛选手沉着冷静、应对自如,其中学生张凯威、肖天亮、罗海康获机器人挑战赛(四足仿生机器人中型组)一等奖;学生张烜、葛通获机器人挑战赛(四足仿生机器人小型组)一等奖;学生陈烜銍、罗熙获智能制造数字孪生创新赛二等奖。本次比赛指导老师有郑兵、赵峰、何博文、侯利辉。“此次获奖既是荣誉,更是推动工作的新起点。” 机电工程学院院长赵峰表示,学院将以获奖为契机,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持续加大对学科竞赛的支持力度,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努力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端技能人才,为推动机器人及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机电工程学院供稿)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获奖师生合影获奖证书获奖证书获奖证书
2025.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