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及通知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及通知
海科新闻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邀请徐惠刚、钱素平、张安富等专家开展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建设培训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邀请徐惠刚、钱素平、张安富等专家开展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建设培训
作者:
发表时间:2019年07月14日
浏览量:937

根据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建设培训计划安排,2019年7月13日,海南科技职业大学邀请徐惠刚、钱素平、张安富等专家继续对全体专任教师进行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建设培训。

徐惠刚是常熟理工学院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他以《专业建设的范式及培养方案的制订》为题,重点阐述了专业建设范式、培养方案的制订等两个方面的内容。他通过分析专业建设范式涉及的相关内容:学士学位评估,合格评估的三个“基本”与指标体系,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主要目标、通用标准及专门要求,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专业建设的国际认证范式,得出专业建设有共同的范式、专业建设的重点不同和专业要建设自己的特色。他结合相关案例分析了培养方案的制订可依据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及学校指导意见,确定专业的目标包含学士学位评审、合作教育、学分制和专业认证,确定人才培养的定位涉及服务区域、服务行业和人才类型,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有知识、能力和素质,拟定课程体系有课程名称、衔接关系和课程安排,制定课程教学大纲包含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

钱素平是常熟理工学院副校长,她以《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为题,结合常熟理工学院的发展详细讲述了对本科合格评估的认识、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学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构建与运行、专业层面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框架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她分享了对本科评估的认识,即要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评估价值取向,以“平常心”“正常态”对待评估,以“学习心”“开放态”参与评估。她总结了常熟理工学院转型发展的经验,即思路上抓紧“新建期、应用型、地方性”三个关键词,办学定位上落实“应用型、地方性、开放式”三个关键,合理规划发展目标,通过开展“教学质量年”、构建并实施教学质量保证体系、实施四个行动计划实现了从专科教育到本科教育的转型、从以师范教育为主的文理院校到以理工教育为主的应用型院校的转型。她讲到了常熟理工学院学校层面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是在“教育即服务、顾客导向、持续改进、预防为主、自我保证”理念的指导下,借鉴ISO质量标准理念,形成的以项目活动过程为基础,对每一个过程要按照PDCA顺序进行质量管理的体系。她建议要把“OBE”理念落实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构建与运行尽力达到有“法”可依、依“法”办事、执“法”必严、持续改进、有据可循。

张安富教授是教育部资深评估专家、武汉理工大学原副校长他以《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为题,讲述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概念辨析、应用型人才培养现实问题、应用型人才培养关键要素、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思考和学校本科建设的几点建议等五方面问题。他指出,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应该充分认识目前存在的专业设置与行业发展、企业需求脱节,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能力培养弱化,温室内培养,学生处于死记硬背、为考而学的被动状态,理论与实践一手硬一手软、教书与育人一手硬一手软,实习局限于走走、看看等问题,抓住人才培养定位、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应用型教学模式构建、在体验中学习、丰富第二课堂、合作教育等关键点,理清现代产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转变理念,改革人才培养体系,在做优做强专业上下功夫,在打造高水平课程上下功夫,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上下功夫,在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上下功夫,从而推动应用型本科建设。

培训后,专家组还参观考察了我校海事学院航海仪器实训室、360度船舶操纵模拟器实训室、游泳池、跳台等。海事学院副院长王卉全程接待并介绍了海事学院的基本情况。专家们对我校航海文化建设、实训室设备等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航海专业投入大、设施全,海事大楼室内设计极具航海特色,360度船舶操纵模拟器实训室在中国较先进,通过航海模拟器能感受到驾船入海的真实感。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创校校长、理事长杨秀英教授向专家组专门介绍了学校船员教育与培训质量管理体系和IS09000:2000二套体系并轨持续有效运行8年多的情况,学校教学与管理水平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徐惠刚院长作《专业建设的范式及培养方案的制订》专题报告

 

钱素平副校长作《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专题报告

 

张安富教授作《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专题报告

 

专家组考察海事学院航海仪器实训室

 

专家组考察海事学院360度船舶操纵模拟器实训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