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8日下午,由海南省教育厅主办,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承办的“现代职业教育与产教融合”专题报告会在海口举行。国家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海南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卢焕雄、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课程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秘书长张振笋、海南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副处长苏永光、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举办者、法定代表人、理事长杨秀英及海南各高校的代表200多人参加了报告会。
报告会由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副校长周兆德主持。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校长韩长日致欢迎词,他对陈锋主任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及建设应用型课程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海南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卢焕雄作了重要讲话,他表示,学校承办此次报告会,对加快推进我省高职院校在新形势下以创新模式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在会上,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作了“现代职业教育与产教融合”专题报告。陈锋首先诠释了国务院颁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指导作用。通过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总结了职业教育对国家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深圳的崛起和东北老工业基地需要振兴为案例,说明了人才是促进和影响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他指出,在深圳,人才不仅仅指科学家和科研人员,还包括具有创新创造型能力的劳动者、技术技能型的工作者、工程师、医生、教师、企业家等。人才已成为深圳经济增长潜力最核心的指标。深圳一方面吸引人,留住人,另一方面是大办教育,如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南方科技大学等,说明大学在深圳经济增长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阐述了在所有投资中间,对大学的投资是最有远见的。
陈锋指出,职业教育的发展,一是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二是要实现产教融合。通过产教融合,重组价值链,融于技术进步,以创新需求为引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人才培养供应链体系改革,促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适应经济增长机制变化对职业教育人才需求的变化,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陈锋还对“智慧学习工场:未来大学”的前景作了展望。介绍了数字化智慧化平台,学科专业集群建设等几个方面内容。根据个性、产业需求,开放供应链,提供越来越丰富的课程等。开放供应链,是指学校成为课程供应、创新的平台,建设开放的供应链,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不断推向深入。在工业化向数字化、智能化时代转变的过程中,大学正面临极为深刻的挑战,必须勇敢面对,坚定不移地走深化产教融合道路,迎接以人工智能为核心技术进步的到来,主动做出改革,适应未来。
陈锋还阐述了学习和创新的本质,学习如何发生,创新如何发生等问题。介绍了课程核心结构的时空场景、学习要素、学习方式、记录与评价等前沿的教育理念。
在报告会前,举行了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立项为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改革实验学校”的揭牌仪式。张振笋秘书长在揭牌仪式上介绍了“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改革实验”项目概况。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条主线,进一步调整专业设置、优化学科建设、重构课程体系,使学校的内涵建设有目标、有载体、有平台、有措施、有抓手。在与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的5年合作期间里,通过组织高水平专家入校指导,入课堂,深入调研,因课施策,靶向诊断,有针对性指导,既进行集中的规范性培训,也进行个性化指导,以典型示范,以点带面,激发教师内生动力,普及提高,督促评价,持续改进,打造金课,促进高质量、高水平的职业本科课程建设,促进教师发展,力争取得标志性的成效和成果。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于2019年3月与中心签约开展国内首个“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改革实验”项目合作,在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指导下,将用5年的时间建设600门职业本科和专科专业的应用型课程,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建立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和课程体系,推动学校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工作。目前,学校已制定并印发了《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应用型课程建设实施方案》,加入了“应用型课程联盟”和“教师发展联盟”,立项第一批职业本科应用型课程64门,邀请姜大源等资深专家进校开展应用型课程培训,受训教师700余人次,有2位老师的应用型课程参加全国应用型课程大讲堂说课比赛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报告会后,陈锋主任一行还参观考察了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美兰校区图书馆、海事学院360度全景船舶操纵模拟器实训室、机电工程学院部分实验实训室及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部分实验实训室等。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创建于2008年,是国家教育部批准的全国首批职业本科改革试点院校。学校秉承“科学、务实、厚德、创新”的校训,坚持“人才强校,质量立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立足海南,面向全国,着眼行业发展,关注社会需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海南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建成了以石油化工、航海技术等工科为主,兼顾医学、管理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现有12个本科专业,43个高职专业,2019年面向全国投放招生指标7500名。学校创始人、首任校长、现任理事长杨秀英教授在办学伊始,就提出了以“坚持职业教育特色、工科为主”的办学思想,在杨秀英理事长倾力投资、精心领导下,经过十一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具备了良好的办学基础和条件,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
多年来,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对应用型课程建设非常重视,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完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促进学校特色发展,不断加大组织保障、经费保障、人员保障、制度保障。经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应用型课程建设成为了学校创新发展的新亮点,教师教有特色,学生学有所长。2016年学校荣获“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奖”,获选“2012-2018年全国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竞赛状态数据”300强。我校学生近三年在国家与省级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中共获奖188项,其中全国技能大赛获奖18项,省级各类专业技能大赛获奖159项。在2014--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高职)学生竞赛排行榜中进入300强。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是全国第一批职业本科试点院校,创办职业本科教育是一项全新的命题,责任重大,使命神圣。海南科技职业大学将以实验校揭牌为契机,抢抓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重大战略机遇,进一步探索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全面合作机制,努力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全面提升高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工科为主、特色鲜明的科技职业大学。
“现代职业教育与产教融合”报告会现场
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校长韩长日致辞
海南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卢焕雄作讲话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课程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秘书长张振笋介绍“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改革实验”项目概况
“产教融合应用型课程改革实验学校”揭牌仪式
(右二:国家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左二:海南省教育厅副巡视员卢焕雄;右一: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举办者、法定代表人、理事长杨秀英;左一:海南科技职业大学校长韩长日)
国家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作专题报告
国家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右三)、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课程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秘书长张振笋(右二)参观考察海南科技职业大学美兰校区实训室,学校举办者、法定代表人、理事长杨秀英(右一),校长韩长日(左三)、分管发展规划副校长张小莹(左一)、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院长刘朋军(左二)陪同
合影留念(左三:国家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任陈锋;右二: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课程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秘书长张振笋;左二:海南科技职业大学举办者、法定代表人、理事长杨秀英;右三:校长韩长日;左一:分管发展规划副校长张小莹;右一:化学与工程材料学院院长刘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