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讲话
当前位置:
首页
领导讲话
领导讲话列表
关于人才问题的思考
关于人才问题的思考
作者:
发表时间:2013年10月09日
浏览量:1440
 

关于人才问题的思考
   

(2013年10月8)
   

    细细想一想,我们老祖宗造的汉字,真的很有意味。譬如企业的“企”字,上半部分是人民的“人”字,下半部分是停止的“止”字,企业的“企”没有“人”为首,那就是停止的“止”。这说明企业永远离不开“人”,离不开人民群众。企业要有人。最重要的是招揽人才、培育人才和重用人才,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发展,企业利国利民的宏伟目标才能实现。
   
我赞同一位人力资源专家说的话:“垃圾都是好材料。”他其实是说,每一种物质都有它的长处,每一个人也是如此。“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用人之长,容人之短,不求完人,但求能人”。人人都有可用之处,用人之长则事半功倍。

    企业家用人,首先要有“海纳百川”的容才雅量,最理想的是综合考量“唯贤是用”与“唯才是用”,用才德兼备之人。企业家最重要、最根本的是知人善任,得人心而兴企业。知人善作,取长补短,是企业成功的阶梯。
   
一个企业家最大的本事,在于能把什么样的人留在企业,能留住多少具有专业化技能的人、多少有职业化精神的人。怎样留住这些人是一门学问。常说的以事业留人、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同时做好这三者并不容易,但我们可以努力做好。

     成功的管理者都应是伯乐,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嫌,关键是用心公正,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我们可以思考为什么要用血亲,什么时候适宜用血亲,决定怎么样用血亲,但应注意企业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旺盛发达。

     企业家甄选、延揽比自己更专业更职业的人才是很正常的,任何成为巨人的企业家,都是站在别人的经验教训之上,或者说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古人曾说,不会游泳而能渡过江河,是因为借助了船桨;不善于快步行走而能到达千里之外,是因为借助了车马,这其实都是在说成功者善于用别人的智慧成就自己。所以企业家要用伯乐的眼光去甄选、延揽比自己更聪明的人才。

我有直觉但不靠投机取巧,而靠自己有一帮高水平的专业化职业化人才。人才难求,应该给专业化职业化人才良好的报酬,应该让中青年人有光明的前途。在我心目中,绝对不能挑选名气大却妄自标榜的企业明星。高效的企业亦无法负担那些滥竽充数、灰心丧志的员工。

人才流动是非常正常,一个有内部系统的企业,不会因人才流动影响岗位工作,普通员工在平凡岗位上也可以成为企业的核心人物,看工作过程的把握与成效。其中,企业的制度配套并可操作,是科学管理人才的保障,也是人才流动而工作不受影响的保障。

国家有政策,企业就有对接政府各部门以贯彻国家政策的人才;企业有项目开展,就有专业化职业化人才。人才有一部分是管理者管理出来的,管理者给员工发展的空间,时间长了,经的事多了,有的员工就会成为人才。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人力资本永远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资源。有专业化职业化人才,才能充分发挥其他资源的作用;有专业化职业化人才,才能够寻找到获得其他资源的最佳途径。
   
中国有很多行业两个同类型的中型企业,同时引进了同样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投产5年后,一个成为了中国行业排头兵,另一个连年亏损,入不敷出。这说明企业的兴与衰,不是“物质”的过失,而是人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企业的任何一个岗位或职务,都不需要“花瓶”,而需要既有真才实学,又爱岗敬业的人才。
   
在激烈的竞争中,团队带头人的核心作用和团队自身的同心协力相当重要。带头人要真正了解你团队的成员,凝聚你团队的精神,提高你团队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让你的团队知道追求什么以及怎样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然后共同竭诚努力,坚定不移,脚踏实地。

团队是成就事业的关键之一,技术开发管理和各行业管理是相通的,谁控制技术开发的全过程,谁就是这个项目或说这个团队的总负责人。分段项目负责人技术再高明也只能生产项目的半成品,半成品还需要成为成品。否则就会半途而废,没有市场价值。

企业像一部机器,假如主项目需要用300匹马力去发动,那么其中一个附件只需要半匹马力去发动,虽然半匹马力与300匹观力相比小得多,但它在系统中也是不可或缺的。海科院有有三百多位教职员工,其中不足50岁的有二百多人。大家只要在工作上表现优异,有强烈的事业心和归属感,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和考验,就能成为学校的核心成员,得到很好的发展。